返回目录
南传律藏

经分别(Sutta-Vibhavga)

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正觉

九十二波逸提法

诸大德!今诵出九十二波逸提法。

波逸提 一

一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时,喝陀伽释子反覆其言而与外道议论,以非为是,以是为非,故作异答,故为妄语,约时处而不履行。诸外道讥嫌非难:「何以喝陀伽释子与我等议论,以非为是,以是为非,故作异答,故为妄语,约时而不履行耶?」诸比丘闻彼诸外道之讥嫌非难。于是,诸比丘至喝陀伽释子处而作是言:「友!喝陀伽!汝实与外道议论,以非为是……而不履行耶?」「友!如何可说服彼等外道,勿使彼等获胜。」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喝陀伽释子与外道议论,以非为是,以是为非,故作异答,故为妄语,约时处而不履行耶?」于是,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集比丘众而问喝陀伽释子曰:「喝陀伽!汝实与外道议论,以非为是......故为妄语,约时处而不履行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与外道议论,以非为是……故为妄语,约时处不履行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故意妄语」者,是欲欺诳者之言、语、说、话、语告等,非圣之语业也。即不见言见,不闻言闻,不觉言觉,不知言知;见言不见,闻言不闻,觉言不觉,知言不知也。

不见是眼不见,不闻是耳不闻,不觉是鼻不嗅、舌不味、身不触,不知是心不识也。见者以眼见,闻者以耳闻,觉者以鼻嗅、以舌味、以身触,知者以心识也。

(二)由三行相不见而言:「我见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即〔一〕语前思:「我将语虚妄。」〔二〕语时思:「我语虚妄。」〔三〕语已思:「我语虚妄已」。

由四行相不见而言:「我见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即语前思:「我将语虚妄。」 语时思:「我语虚妄。」语已思:「我语虚妄已。」言异于所见(注1)也。

由五行相不见而……思:「我语虚妄已。」言异于所见,言异于所忍也。

由六行相不见而……思:「……语……已。」言异于所见,言异于所忍,言异于所乐也。

由七行相不见而……思:「……语……已。」言异于所见,言异于所忍,言异于所乐,言异于所想也。

由三行相不闻而言:「我闻。」……乃至……不觉而言:「我觉。」乃至不知而言:「我知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即语前思:「我将语虚妄。」语时思:「我语虚妄。」语已思:「我语虚妄已。」由四行相,乃至由五行相,乃至由六行相,乃至由七行相……言异于所想也。

(三)由三行相不见而言:「我见、闻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由三行相不见而言:「我见、觉。」……不见而言:「我见、知。」……不见而言:「我见、闻、觉。」……不见而言:「我见、闻、知。」不见而言:「我见、闻、觉、知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

由三行相不闻而言:「我闻、觉。」不闻而言:「我闻、见。」不闻而言:「我闻、觉、知、见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由三行相不觉而言:「我觉、知。」不觉而言:「我觉、知、见、闻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由三行相不知而言:「我知、见。」……不知而言:「我知、见、闻、觉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

(四)由三行相见而言:「我不见。」……乃至……闻而言:「我不闻。」……乃至……觉而言:「我不觉。」……乃至……知而言:「我不知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

(五)由三行相见而言:「我闻。」见而言:「我觉。」见而言:「我知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由三行相见而言:「我闻、觉。」见而言:「我闻、知。」见而言:「我闻、觉、知。」……,……知而言:「我见、闻、觉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

(六)由三行相,于见有疑,见而不确记,见而不忆,见而忘;于闻有疑,闻而不确记,闻而不忆,闻而忘;于觉有疑……于知有疑……知而忘,却言:「我知、见。」知而忘,却言:「我知、觉。」知而忘,却言:「我知、见、闻。」知而忘,却言:「我知、见、闻、觉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

由四行相、五行相、六行相、七行相知而忘,却言:「我知、见、闻、觉。」如此故意妄语者,波逸提。即语前思:「我将语虚妄。」语时思:「我语虚妄。」语已思:「我语虚妄已。」言异于所见,言异于所忍,言异于所乐,言异于所想也。

(七)戏兴而说、躁急而说(戏兴而说者,即不考虑而说;躁急而说者,即想说此,〔误〕而说他也)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

一(一)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时,六群比丘与诸善比丘诤论而骂诸善比丘,从种、名、姓、行业、职技、病、相、欲念、罪、卑下而骂詈,恶口侮慢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与诸善比丘诤论而骂诸善比丘,从种… …恶口侮慢耶?」于是,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… … 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与诸善比丘诤论而骂诸善比丘,从种……恶口侮慢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为何与善比丘诤论而骂诸善比丘,从种……恶口侮慢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」呵责已、说法已,语诸比丘曰:

二「诸比丘(注2)!往昔于得叉尸罗国,一婆罗门有一牛名兰底伊沙罗(Nandivisala欢喜满)。时,兰底伊沙罗牛言彼婆罗门:『婆罗门!卿往言:「我牛能曳引满载之百车。」然后,与长者赌千金。』于是,彼婆罗门与长者言:『我牛能曳引满载之百车。』而赌千金。诸比丘!于是,彼婆罗门系兰底伊沙罗牛于满载之百车曰:『无角(注3)!进!无角!拉!』尔时,兰底伊沙罗牛即止立于其处。诸比丘!于是,婆罗门赌输千金而深忧。时,兰底伊沙罗牛言其婆罗门:『婆罗门!卿何故深忧耶?』『我实为汝输千金。』『婆罗门!卿何故于我非无角而辱呼无角耶?卿〔再〕前往,言:「我牛能曳引满载之百车。」与长者赌二千金。我非无角,勿以无角辱呼我。』

诸比丘!于是,彼婆罗门与长者言:『我牛能曳引满载之百车。』而赌二千金。时,彼婆罗门系兰底伊沙罗牛于满载之百车曰:『进!善牛!拉!善牛!』诸比丘!时,兰底伊沙罗牛即曳引满载之百车。

当言善爱语 切勿语不善

为言爱语者 牛即曳重载

彼亦得财宝 由此皆欢喜

诸比丘!其时,恶口侮慢之语,乃我不爱之语,今为何以恶口侮慢之语为爱语耶?诸比丘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骂詈语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骂詈语」者,以十事骂詈,即从种、名、姓、行业、职技、病、相、欲结、犯过、恶骂。

种者,有二种:卑种与贵种。卑种者,旃陀罗种、竹师种、猎师种、车师种、除粪者种,此等名为卑种。贵种者,刹帝利种、婆罗门种,此等名为贵种。

名者,有二名:卑名与贵名。卑名者,阿蛙康那加、奢蛙康那加、单尼达加、沙义达加、库拉蛙达加等。于各地方被轻蔑、侮慢而不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卑名。贵名者,与佛、法、僧有关连者,于各地方不被轻蔑、侮慢而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贵名。

姓者,有二姓:卑姓与贵姓。卑姓者,库奢耶姓、婆拉多蛙奢姓,于各地方被轻蔑、侮慢而不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卑姓。贵姓者,瞿昙姓、莫迦拉那姓、伽奢耶那姓、瓦施达姓等,于各地方不被轻蔑、侮慢……而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贵姓。

行业者,有二业:卑业与贵业。卑业者,木工业、打扫业等,于各地方被轻蔑……而不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卑业。贵业者,耕作、商贾、牧牛等,于各地方不被轻蔑……而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贵业。

职技者,有二技:卑技与贵技。卑技者,笼技、陶技、织技、皮革技、理发技等,于各地方被轻蔑……而不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卑技。贵技者,印契(注4) 、数、书等,于各地方不被轻蔑……而被尊敬者,此等名为贵技。

一切之病者,卑也;然「蜜便病」(注5)者,贵也。

相者有二相:卑相与贵相。卑相者,极长、极短、极黑、极白等,此等名为卑相。贵相者,不极长、不极短、不极黑、不极白,此等名为贵相。

一切之欲结者,卑也。

一切之犯过者,卑也;然而预流犯、定犯者(注6),贵也。

恶骂者,有二骂:卑骂与贵骂。卑骂者,汝是骆驼、汝是羊、汝是牛、汝是驴马、汝是畜生、汝是堕地狱人、汝无善趣、恶趣在等汝之谓、或以耶音(注7) 呼之、或以巴音呼之、或以男女根名呼之,此等名为卑骂。贵骂者,汝是贤者、汝是有能者、汝是智者、汝是多闻者、汝是说法者、汝无恶趣、善趣在等汝之谓,此等名为贵骂。

(二)一比丘于他比丘以恶口之意、侮慢之意、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贱之种,即对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除粪师等,言:「汝是旃陀罗、汝是竹师、汝是猎师、汝是车师、汝是除粪师。」语语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贵种之刹帝利、婆罗门,言:「汝是旃陀罗……汝是除粪师。」语语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贵语对卑种之旅陀罗……除粪师,言:「汝是刹帝利、汝是婆罗门。」语语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贵语对贵种之刹帝利、婆罗门,言:「汝是刹帝利、汝是婆罗门。」语语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名,即阿蛙康那加、奢蛙康那加、单尼达加、沙义达加、库拉蛙达加等,言:「汝是阿蛙康那加……汝是库拉蛙达加。」语语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贵名之佛护、法护、僧护,言:「汝是阿蛙康那加……汝是库拉蛙达加。」语语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贵语对卑名……以贵语对贵名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姓之库奢耶、婆拉多蛙奢… …以卑语对贵姓之瞿昙、莫迦拉那、伽奢耶那、瓦施达… …以贵语对卑姓… … 以贵语对贵姓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业之木工、清扫夫……以卑语对贵业之耕者、商贾者、牧者……以贵语对卑业……以贵语对贵业者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技之笼师、陶师、织师、皮革师、理发师,言……以卑语对贵技之印契师、数师、书师……以贵语对卑技……以贵语对贵技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病者:患癞者、膨病者、患肺者、癫痫者,言……以卑语对贵病之蜜便病者言……以贵语对卑病者……以贵语对贵病者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相之极长者、极短者、极黑者、极白者……以卑语对贵相之非极长、非极短、非极黑、非极白者,言……以贵语对卑相……以贵语对贵相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欲之贪、瞋、痴所缠缚者,言……以卑语对贵欲之离贪者、离瞋者、离痴者,言……以贵语对卑欲……以贵语对贵欲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犯之波罗夷犯戒者、僧残犯戒者、偷兰遮犯戒者、波逸提犯戒者、波罗提提舍尼犯戒者、突吉罗犯戒者、恶说犯戒者,言……以卑语对贵犯预流者,言……以贵语对卑犯者……以贵语对贵犯者……波逸提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下之骆驼、羊、牛、驴马、畜生、堕地狱人,言:「汝是骆驼……汝是堕地狱人、汝无善趣、恶趣在等汝。」语语波逸提。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高贵之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,言:「汝是骆驼……恶趣在等汝。」语语波逸提。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贵语对卑下之骆驼……堕地狱人,言:「汝是贤者、汝是有能者、汝是智者、汝是多闻者、汝是说法者、汝无恶趣、善趣在等汝。」语语波逸提。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贵语对高贵之贤者……言:「……等汝。」语语波逸提。

(三)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而如是言:「于此有多数之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除粪师。」语语恶作。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而如是言:「此有多数之刹帝利、婆罗门。」语语恶作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而如是言:此有多数之阿蛙康那加、奢蛙康那加、单尼牵加、沙义达加、库拉蛙达加……佛护、法护、僧护……库奢耶、婆拉多蛙奢……昙、莫迦拉那、伽奢耶那、瓦施达……木工业者、打扫业者……耕作者、商贾者、牧牛业者……笼师、陶师、织师、皮革师、理发师……印契师、数师、书师……患癞者、膨病者、患肺者、癫痫者……蜜便病者……极长者、极短者、极黑者、极白者……非极长者、非极短者、非极黑者、非极白者……贪缚者、瞋缚者、痴缚者……离贪者、离瞋者、离痴者……波罗夷犯〔戒〕者……乃至……恶说犯戒者……预流者……骆驼、羊、牛、驴马、畜生、堕地狱者、彼等无善趣、恶趣在等彼……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彼等无恶趣、善趣在等彼者。」语语恶作。

(四)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而如是言:「此等实是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打扫师等……乃至……实是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。」语语恶作。

(五)一比丘于他比丘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而如是言:「我等非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打扫师……乃至……我等非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我等无恶趣、善趣在待我等。」语语恶作。

(六)一比丘于未受具者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以卑语对卑贱者言、以卑语对高贵者言、以高贵语对卑贱者言、以高贵语对高贵之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,言:「汝是贤者、汝是有能者、汝是智者、汝是多闻者、汝是说法者、汝无恶趣、善趣在等汝。」语语恶作。

一比丘于未受具者……使其为难之意,而如是言:「此有多数之旃陀罗……我等非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我等无恶趣、善趣在待我等。」语语恶作。

(七)一比丘于他比丘,无恶口侮慢之意,亦无使其为难之意,为嬉戏,以卑语对卑贱之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打扫师,言:「汝是旃陀罗……汝是打扫者。」语语恶说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,无恶口……之意,为嬉戏,以卑语对高贵之刹帝利、婆罗门,言:「汝是旅陀罗……汝是除粪者。」……以贵语对卑贱……以贵语对高贵之剎帝利、婆罗门言:「汝是刹帝利、汝是婆罗门。」语语恶说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,无恶口……之意,为嬉戏,以卑语对卑贱者言……乃至……以卑语对高贵者言、以贵语对卑贱者言、以贵语对高贵之贤者……言:「……善趣在等汝。」语语恶说。

一比丘于他比丘,无恶口……之意,为嬉戏,而如是言:「此有多数之旃陀罗我等非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我等无恶趣、善趣在待我等。」语语恶说。

(八)一比丘于未受具者,无恶口……之意,为嬉戏,以卑语对卑贱者言……乃至……以卑语对高贵者言、以贵语对卑贱者言、以贵语对高贵之贤者……言:「……善趣在等汝。」语语恶说。

一比丘于未受具者,无恶口……之意,为嬉戏,而如是言:「此有多数之旃陀罗……我等非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我等无恶趣、善趣在待我等。」语语恶说。

(九)为义而说(注8)、为法而说、为教而说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

-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时,六群比丘为起诤论之诸比丘提供离间语,闻此语,为破此而语彼;闻彼语,为破彼而语此。于是,未起之诤事生起,已起之诤事增大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为起诤论……提供离间语……语……生起……增大。」于是,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为起诤论……〔乃至〕……增大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为起诤论……〔乃至〕……增大。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,已信者令增长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以语令比丘离间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离间语者,依二事有离间语:即为得爱好或为使离叛。

由十事提供离间语,即从种、名、姓、行业、职技、病、相、欲结、犯过、恶骂。

种者,有二种:卑种与贵种。卑种者,旃陀罗种、竹师种、猎师种、车师种、除粪者种,此等名为卑种。贵种者,刹帝利种、婆罗门种,此等名为贵种……乃至……。恶骂者,有二骂:卑骂与贵骂。卑骂者,言:汝是骆驼……或以男女根名呼之。」此等名为卑骂。贵骂者,言:「汝是贤者……善趣在等汝。」此等名为贵骂。

(二)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他比丘离间语:「某比丘言汝是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除粪师。」如是语者,语语波逸提。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他比丘离间语:「某比丘言汝是刹帝利、婆罗门。」如是语者……「某比丘言汝是阿蛙康那加、奢蛙康那加、单尼达加、沙义达加、库拉蛙达加。」如是语者……「某比丘言汝是骆驼、羊、牛、驴马、畜生、堕地狱人、汝无善趣、恶趣在等汝。」如是语者……「某比丘言汝是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汝无恶趣、善趣在等汝。」如是语者,语语波逸提。

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他比丘离间语:「某比丘言:『此有多数之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除粪师。』彼非言他,乃言汝也。」如是语者,语语恶作。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……语:「某比丘言:『此有多数之刹帝利、婆罗门。』彼非言他,乃言汝也。」如是语者……「某比丘言:『此有多数之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彼等无恶趣、善趣在待彼等。』彼非言他,乃言汝也。」如是语者,语语恶作。

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……语:「某比丘言:『实旃陀罗、竹师、猎师、车师、除粪师等人。』彼非言他,乃言汝也。」如是语者……语:「某比丘言:『实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等人。』彼非言他,乃言汝也。」如是语者,语语恶作。

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……语:「某比丘言:『我等非旃陀罗……』……」……语:「某比丘言:『我等非贤者、有能者、智者、多闻者、说法者、我等无恶趣、善趣在待我等。』彼非言他,乃言汝也。」如是语者,语语恶作。

(三)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他比丘离间语者,语语波逸提。

比丘闻一比丘之语,提供未受具戒者离间语者,恶作。比丘闻一未受具戒者之语,提供比丘离间语者,恶作。比丘闻一未受具戒者之语,提供他未受具戒者离间语者,恶作。

(四)非为得爱好、非欲离叛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四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时,六群比丘令优婆塞逐句同诵法〔语〕。因此,优婆塞不尊敬比丘、不随顺、不互相敬礼而住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,令优婆塞逐句同诵法语耶?因此,优婆塞……而住。」于是,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令优婆塞逐句同诵法语,于是,优婆塞……而住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予以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令优婆塞逐句同诵法语,于是,优婆塞……而住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,已信者令增长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令未受具戒者逐句同诵法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无论何者亦……乃至……。

「比丘」者,……乃至……即此所谓比丘之意。

「未受具戒者」,除比丘、比丘尼外,其他名为未受具戒者。

句(注9) 随句 随字 随味

句者,共始共终也。随句者,别始而共终也。随字者,如言「色是无常也」,即言「色」而止。随味者,言「色是无常也」,即出其音声「受是无常也」。句、随句、随字、随味皆是名为逐句之法。

a「同诵」者,依句而诵者,句句波逸提;依字而诵者,字字波逸提。

a'「法」者,佛所说、声闻所说、仙人所说、天人所说而具义、具法者。

(二)于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而逐句诵法者,波逸提。于未受具戒者有疑想而逐句诵法者,波逸提。于未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而逐句诵法者,波逸提。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者,突吉罗。于受具戒者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与〔未受具戒者〕共受学时、共修习时,通达大部分之读诵经偈(注10) 者(于彼落诵一偈时)止之而教〔如是〕诵时,〔于大众中高声读诵时,畏怯而〕停顿时,〔催促而〕同诵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五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阿罗毗邑阿伽罗婆塔庙。时,诸优婆塞为听说法而至僧园。说法终,长老各归精舍。一少年比丘与优婆塞共卧于讲堂,因失正念,无意而裸形,且作寝言及鼻鼾声。诸优婆塞讥嫌非难:「何以大德失正念,无意而裸形,且作寝言及鼻鼾声而卧耶?」诸比丘闻彼等优婆塞之讥嫌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亦讥嫌非难:「何以诸比丘与未受具戒者同宿耶?」于是,彼等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比丘等实与未受具戒者同宿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诸比丘!何以彼等愚人与未受具戒者同宿耶?诸比丘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与未受具戒者同宿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世尊在阿罗毗邑随意住,随后向憍赏弥出发游行,渐渐行至憍赏弥,世尊即住侨赏弥之婆耆罗园。诸比丘言尊者罗睺罗:「友!罗睺罗!世尊制不与未受具戒者同宿之学处。友!罗睺罗!汝自备床。」时,尊者罗睺罗不得床而宿厕中。时,世尊夜晓起床如厕,作謦欬之声,罗睺罗亦作謦欬之声。「谁耶?」「世尊!我罗睺罗也。」「罗睺罗!汝何故坐此耶?」尔时,尊者罗睺罗以此事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与未受具戒者同宿二夜、三夜,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与未受具戒者同宿〔处〕过二夜、三夜,若宿者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未受具戒」者,除比丘以外,名「未受具戒者」。

a 「同」者,同一处。

「宿处」者,全覆处11、全障处、大部份覆处、大部份障处。

a' 「过二夜、三夜」者,二夜、三夜以上也。

「若宿者」,于第四日天方晓,在未受具戒者之卧处,比丘卧之者,波逸提。在比丘之卧处,未受具戒者卧之者,比丘亦波逸提。或两者共卧者,波逸提。起而再三卧之者,〔各〕波逸提。

(二)于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,而同宿过二夜、三夜者,波逸提。于未受具戒者有疑想,而同宿过二夜、三夜者,波逸提。于未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,而同宿过二夜、三夜者,波逸提。于半覆半障处者,突吉罗。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者,突吉罗。于受具戒者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宿二三夜、宿二三夜以下、宿二夜而于三夜天方晓前离去而再〔来〕宿者,不犯也。于全有覆全无障处、于全有障全无覆处、于大部分有覆大部分无障处宿者,不犯也。于未受具戒者之卧处而比丘坐之、于比丘之卧处而未受具戒者坐之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六

一 尔时,佛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阿那律正往舍卫城,于傍晚抵达拘萨罗国一村里。其时,该村里有一女人设有福德舍,具寿阿那律往女人处而言曰:「大姊!汝若无何不可,我拟于福德舍中宿一夜。」「大德!请宿。」其他旅人亦来彼女人处而作是言:「大姊!汝若允,我等亦拟于福德舍中宿一夜。」「贤者!彼沙门先来,若彼听许,可宿。」于是,旅人等往具寿阿那律处而作是言:「大德!师若允,我等拟于福德舍中宿一夜。」「贤者!可宿。」

尔时,彼女人见具寿阿那律,忽生染心。于是,彼女人至阿那律处而作是言:「大德!尊者因此等人来,杂乱不得安乐而宿,我为大德于我舍内另设床。」具寿阿那律默然许诺。彼女人为阿那律于舍内设床已,而自粉饰涂香,至具寿阿那律处而作是言:「大德!尊师端正美丽,我亦端正美丽,然,大德!我愿作尊师之妇。」如是言时,具寿阿那律默然不语,二次……乃至……三次,彼女人向具寿阿那律作是言:「大德!尊师端正美丽,我亦端正美丽,然,大德!请尊师以我之一切为汝所有。」 三次,具寿阿那律皆默然不理。彼女人脱衣行步于具寿阿那律前,或立、或坐、或仰卧。其时,阿那律垂目不视彼女人,亦默然不语。尔时,彼女人自语:「异哉!奇哉!众人以百千金馈我,而此沙门,由我自求之,却不欲接受我之一切为己所有。」即着衣低头于具寿阿那律之足下,对具寿言:「大德!我被罪过所制伏,而如是随心狂愚、随心痴冥、随心不善。大德!为防护将来之罪,愿纳受我罪之〔忏悔〕。」「妹!汝实被罪过所制伏,而如是随心狂愚、随心痴冥、随心不善。妹!汝以罪认罪,故我纳受汝如法之忏悔。妹!若有以罪认罪,为防护将来之罪而如法忏悔者,实于圣者之律,为增长之事也。」

彼女人于其夜过后,亲手供奉具寿阿那律硬软美味之食,令饱满。于具寿阿那律食已,放下钵时,行敬礼而于一面坐。彼女于一面坐已,具寿阿那律说法、开示教诫令彼女欢喜踊跃。时,受阿那律说法教诫而欢喜踊跃之彼女人,对具寿阿那律曰:「殊胜哉!大德!殊胜哉!大德!譬如令倒者起,令覆者现,为迷者指示道路,亦如于暗中揭举灯火,『令诸具眼者见众物』。如是,尊师阿那律以种种方便说法开示。大德!我今归依彼世尊、归依法、归依比丘僧。尊师!请自今以后至命终,摄受我为归依〔三宝〕之优婆夷。」

于是,具寿阿那律至舍卫城,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具寿阿那律与女人同宿耶?」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……乃至……「阿那律!汝实与女人同宿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阿那律!汝何以与女人同宿耶?阿那律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与女人同宿〔处〕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比丘之意。

「女人〕者,人女而非夜叉女、饿鬼女、畜生女。初生之女亦云〔人女〕,何况长大者。

「同」者,同一处。

「宿〔处〕」者,全覆处、全障处、大部分覆处、大部分障处。

「若〔……〕宿」者,于日没时在女人之卧处,比丘卧之者,波逸提。在比丘之卧处,女人卧之者,波逸提。或两者同卧,波逸提。起而再三卧之者,〔各〕波逸提。

(二)于女人有女人想而同宿者,波逸提。于女人有疑想而同宿者,波逸提。于女人有非女人想而同宿者,波逸提。于半覆半障处者,突吉罗。与夜叉女、或饿鬼女、或黄门女、或畜生女同宿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女人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非女人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于全有覆全无障处、于全有障全无覆处、大部分有覆大部分无障处、于女人卧处比丘坐之、于比丘卧处女人坐之、两者同坐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七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时,具寿优陀夷于舍卫城,往来于众多檀越家。时,具寿优陀夷晨着下衣,持上衣与钵,至一施主家。其时,姑坐于屋之入口,媳妇坐于内室入口。具寿优陀夷走近姑处,近姑耳说法。其时,媳妇作如是念:「彼沙门是姑之所爱者乎?或说谤言耶?」具寿优陀夷私与姑说法已,又至媳妇处,近彼耳说法。其时,姑作如是念:「彼沙门是媳之所爱者乎?或说谤言耶?」具寿优陀夷私与媳妇说法已,离去。

时,姑言媳妇曰:「彼沙门与汝说何语耶?」「母!彼与我说法。然,为母说何语耶?」「于我亦说法也。」彼女等讥嫌非难:「何以尊者优陀夷秘密说法耶?实应光明公开说法。」诸比丘闻彼女人等之讥嫌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具寿优陀夷为女人说法耶?」于是,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……乃至……「优陀夷!汝实为女人说法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为女人说法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为女人说法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优婆夷等见诸比丘而作是言:「请诸比丘说法。」「妹!为女人说法者,非如法也。」「诸尊师!请以五、六言说法,由此则可得知法。」「妹!为女人说法者,非如法。」畏慎而不说。优婆夷等讥嫌非难:「何以诸尊师被我等请而不说法耶?」诸比丘闻彼等优婆夷等之讥嫌非难。于是,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。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以五、六语为女人说法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

任何比丘,若以五、六语以上为女人说法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三 尔时,六群比丘以「世尊听许以五、六语为女人说法」,即令无智之男人陪席,对女人说法五、六语以上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令无智之男人陪席,对女人以五、六语以上说法耶?」于是,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实令无智之……说法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为何令无智之……说法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对女人以过五、六语说法者,除有智之男人〔陪席〕外,波逸提。」

四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女人」者,人女而非夜叉女、饿鬼女、畜生女,有智而能知善语、恶语、粗语、非粗语者。

「过五、六语」者,五、六语以上。

a' 「说〔示〕」者,依句说者,句句波逸提;依字说者,字字波逸提。

「法」者,佛所说、声闻所说、仙人所说、天人所说而具义、具法者。

a 「除有智之男人外」者,有智之男人除外。「有智之男人」者,得知善语、恶语、粗语、非粗语者。

(二)于女人有女人想而以过五、六语说法者,除有智之男人〔陪席〕外者,波逸提。于女人有疑想……除有智之男人外,波逸提。于女人有非女人想……除有智之男人外,波逸提。对夜叉女、或饿鬼女、或黄门、或畜生女之有人体者,除有智之男人外,以过五、六语说法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女人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非女人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与有智之男人,以五、六语说法,以五、六语以下说法,立而再坐说法,于女人立而再坐说法,对其他女人说法;又问,依问而说法,为他人说法而女人闻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八

一(一)尔时(注12),佛世尊在毘舍离大林之重阁讲堂。其时,众多相识、亲友比丘等于婆裘河畔结夏安居。时,跋耆地方饥馑难以生活,以致白骨狼籍,谷物因病菌,叶茎干枯如箸,依赖残食,生存非易。其时,彼诸比丘曰:「今跋耆饥馑难以生活……我等由何方便,和合一致,无斗诤,安稳度过雨安居,亦无饮食之苦耶?」有部分比丘作如是言:「友!我等为诸居士作事,于是,彼等当想施与我等。如是,我等和合一致,无斗诤,安稳度过雨安居,无饮食之苦。」或有部分比丘作如是言:「止!友!何用为诸居士作事?友!我等为诸居士作使者,然彼等当想施与我等。于是,我等和合一致,无斗诤,安稳度过雨安居,无饮食之苦。」或有部份比丘作如是言:「止!友!何用为诸居士作事、为诸居士作使者?友!我等对诸居士互相赞叹上人法:『其比丘是得初禅者,其比丘是得第二禅者,其比丘是得第三禅者,其比丘是得第四禅者,其比丘是得预流果,其比丘是得一来果,其比丘是得不还果,其比丘是得阿罗汉果,其比丘是得三智,其比丘是得六神通。』于是,彼等当想施与我等。如是,我等和合一致,无斗诤,安稳度过雨安居,无饮食之苦。友!于诸居士,互相赞叹上人法,乃最胜之〔策〕。」于是,彼诸比丘于诸居士前互相赞叹上人法:「其比丘是得初禅者……乃至……其比丘是得六神通。」

时,其诸人〔以为:〕「我等实有善利,我等实有功德,如是诸比丘为我等入安居。如是之诸比丘,是持戒者、是善法行者,未曾有如是之比丘为我等入安居。」于是,彼等不自食其噉食,不供父母、不与子女、不与家婢、不与友人、不与同族亲戚,而将其〔食物〕施与诸比丘。彼等不自食噉食、味食、饮物,不供父母、不与子女、不与家婢、不与友人、不与同族亲戚,而将其〔食物〕施与诸比丘。如是,诸比丘有美貌,诸根肥大,容貌光泽,充满喜悦。

(二)安居竟,往见世尊,乃诸比丘之常法。时,诸比丘安居三月竟,收摄坐卧处,持衣钵往毘舍离。渐行至毘舍离重阁讲堂,至世尊处。至已,教礼世尊而坐一面。其时,在毘舍离安居竟之比丘等,因饥渴所迫,形体枯瘦,容貌憔悴,筋脉悉现。然,婆裘河边之诸比丘,有美貌,诸根肥大,容貌光泽,充满喜悦。与客比丘相互亲切致意,乃诸佛之常法。其时,世尊问婆裘河边之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诸事堪忍否?足食否?和合一致,无斗诤,而安稳度过雨安居,无饮食之苦耶?」「世尊!我等诸事堪忍而足食,和合一致,无斗诤,安稳度过雨安居,无饮食之苦。」如来知而问,亦知而不问;知时而问,亦知时而不问;如来有义利而问,无义利而不问;无义利之事,于如来则如败坏之桥梁。以此二因缘故,佛世尊问诸比丘,或为说法、或欲为声闻弟子制戒。其时,世尊如是问婆裘河边之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汝等如何和合一致,无斗诤,安稳度过雨安居,无饮食之苦耶?」于是,诸比丘以是因缘白世尊。〔世尊曰:〕「诸比丘!汝等实有〔言上人法〕否?」「实有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诸比丘!汝等何以为口腹故,于诸居士前,互相赞叹上人法耶?诸比丘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对未受具戒者,若说有上人法,即使真实,亦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未受具戒」者,除比丘、比丘尼以外,名未受具戒者。

「上人法」者,言禅那、解脱、三昧、正受、智见、道修、证果、离恶、心离盖、乐静。「禅那」者,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「解脱」者,空解脱、无相解脱、无愿解脱。「三昧」者,空三昧、无相三昧、无愿三昧。「正受」者,空正受、无相正受、无愿正受。「智见」者,三明。「道修」者,四念住,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圣道。「证果」者,证预流果、证一来果、证不还果、证阿罗汉果。「离恶」者,离贪、离瞋、离痴。「心离盖」者,心由贪离盖、由瞋离盖、由痴离盖。「乐静」者,依初禅乐静、依二禅乐静、依三禅乐静、依四禅乐静。

(二)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已得初禅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初禅已得」……「我是初禅之得者」……「我是初禅之自在者」……语「初禅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已得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我得、我已得,我是四禅之得者、自在者,四禅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

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空解脱、无相解脱、无愿解脱,空三昧、无相三昧、无愿三昧,我得、我已得,我是无愿三昧之得者、自在者,无愿三昧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空正受、无相正受、无愿正受,我得、我已得,我是无愿正受之得者、自在者,无愿正受由我证得。」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三明……我是三明之得者……」,波逸提……乃至……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神足……我是四神足之得者……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五根、五力……我是五力之得者、自在者,五力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七觉支……我是七觉支之得者……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八圣道……我是八圣道之得者……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……我是阿罗汉果之得者……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已舍贪、我已舍瞋、我已舍痴,已除、已脱、已断、已离、已弃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心由贪离盖、我心……我心由痴离盖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于静处得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……于静处我乃四禅之得者……」,波逸提。

(三)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二禅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三禅……初禅与四禅……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空解脱、无相解脱、无愿解脱、空三昧、无相三昧、无愿三昧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空正受、无相正受、无愿正受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三明……由我证得」者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四念住、四正断、四神足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五根、五力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与七觉支、八圣道、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,我得、我已得……乃至……我已舍贪、我已舍瞋、我已舍痴……已弃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,我得……乃至……由我证得。我心由贪……我心由瞋……我心由痴离盖」,波逸提。

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二禅与三禅、二禅与四禅……我心由痴离盖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二禅与初禅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……。

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心由痴离盖,又得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……由我证得」,波逸提……乃至……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心由贪离盖、我心由瞋离盖」,波逸提。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语「我得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空解脱、无相解脱、无愿解脱、空三昧、无相三昧、无愿三昧、空正受、无相正受、无愿正受、三明、四念住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圣道、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,我得、我已得,我已舍贪、我已舍瞋、我已舍痴,已除、已脱、已断、已离、已弃、由贪……由瞋……我心由痴离盖」,波逸提。

(四)「若说」者,对未受具戒者,欲言「我得初禅」而言「我得二禅」,对方理解者,波逸提;不理解者,突吉罗。对未受具戒者,欲言「我得初禅」而言「我得三禅……四禅……空解脱……我心由痴离盖」,对方理解者,波逸提;不理解者,突吉罗。

对未受具戒者,欲言「我得二禅」而言「……乃至……我心由痴离盖」……言「我得初禅」,对方理解者……突吉罗。

对未受具戒者,欲言「我心由痴离盖」而言「我得初禅」……言「我心由瞋离盖」,对方理解者……突吉罗。

对未受具戒者,欲言「我得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……乃至……我心由瞋离盖而言「我心由痴离盖」对方理解者……突吉罗……乃至……对未受具戒者,欲言「我得二禅与三禅……我心由痴离盖」而言「我得初禅」……突吉罗。

(五) 对未受具戒者,言「住汝精舍之比丘得初禅,得、已得,其比丘是初禅之得者、自在者,由彼比丘证初禅」,突吉罗。对未受具戒者,言「住汝精舍之比丘得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空解脱……得阿罗汉果,得、已得……乃至……其比丘已舍贪……乃至……已舍瞋……乃至……已舍痴……乃至……已弃,彼比丘之心由贪……由瞋……由痴离盖」,突吉罗。对未受具戒者,言「住汝精舍之彼比丘于静处得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得、已得,彼比丘于静处为禅之得者、自在者,其比丘于静处证得四禅」,突吉罗。

对未受具戒者,言「使用汝之精舍,着用汝之衣,食汝之施食,受用汝之坐卧具,受用汝之病资具药物……已使用汝之精舍,已着用汝之衣,已食汝之施食,已使用汝之坐卧具,已受用汝之病资具药物……由汝与精舍、与衣、与食、与房舍、与病资具药物,彼比丘于静处得第四禅……第四禅由彼比丘于静处证得者,突吉罗。

(六)于受具戒者处实有而语者,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九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跋难陀释子与六群比丘斗诤不和。彼犯故出精之罪,对其罪乞求众僧处以别住,僧给予别住。时,舍卫城中一群人有僧众食。彼别住比丘坐于食堂之最下座。六群比丘,如是言诸优婆塞曰:「贤者!汝等所敬信、亲近之具寿跋难陀释子,实以受信施之手,行泄精,彼犯故出精之罪,对此乞求众僧处以别住,僧已处以别住,彼别住而坐于最下座。」

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以比丘之粗罪,语未受具戒者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以比丘之粗罪,语未受具戒者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比丘之……语………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以比丘之粗罪,语未受具戒者,除比丘僧认许外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比丘之」者,他比丘之……

「粗罪」者,四波罗夷及十三僧残。

a 「语」者,语女人、或男子、或居士、或出家者也。

a'「未受具戒」者,除比丘、比丘尼外,其余名之。

「除比丘僧认许外」者,比丘僧认许者除外。

僧之认许,有罪限定而住不限定;僧之认许,有住限定而罪不限定;僧之认许,有罪限定、住限定;僧之认许有罪不限定、住不限定。罪限定者,即罪被指定,只得语其罪。住限定者,住被指定,只得语于其住。又罪限定、住限定者,罪被指定,住亦被指定,只得语其罪于其住。罪不限定、住不限定者,罪不被指定,住亦不被指定。罪被限定时,除所指定之罪,而语关于其他之罪者,波逸提。住被限定时,除所限定之住外,而语关于其他之住者,波逸提。罪被限定,又住被限定时,除所指定之罪外,除所指定之住外,而语关于其他之罪,其他之住者,波逸提。罪不限定,住不限定时者,不犯也。

(二)于粗罪有粗罪想,对未受具戒者语者,除比丘僧认许外,波逸提。于粗罪有疑想〔……乃至……〕,波逸提。于粗罪有非粗罪想〔……乃至……〕,波逸提。语非粗罪者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,语粗罪或非粗罪之小罪者,突吉罗。于非粗罪有粗罪想而语者,突吉罗。于非粗罪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粗罪有非粗罪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言事而非言罪、言罪而非言事、比丘僧认许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一○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阿罗毘邑阿伽罗婆塔庙。其时,阿罗毘邑之诸比丘为修治讲堂而自掘地又令掘,诸人讥嫌非难:「何以沙门释子自掘地又令掘耶?沙门释子伤一根之命。」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阿罗毘邑之诸比丘,自掘地又令掘耶?」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自掘地又令掘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自掘地又令掘耶?愚人!诸人于地谓有情。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自掘地或令掘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地」者,有二种地:生地与不生地。言生地者纯壤纯土,少有砂石瓦砾,大部份为土壤。非烧土亦言生地。又土壤之积聚,而瀑雨13四月以上,亦言生地。不生地者,言纯石、纯砂、纯瓦、纯砾,土壤少而砂石瓦砾多。烧土亦言不生地。又土壤之积聚,瀑雨四月以下,亦言不生地。

「若〔……〕掘」者,自掘者,波逸提。「令掘」者,命他掘者,波逸提。命令一次,而屡屡掘者,〔一〕波逸提。

(二)于地有地想,而掘之或令掘,破坏或使破坏,取或令取者,波逸提。于地有疑想,而掘或……令取者,突吉罗。于地有非地想,而掘或……令取者,不犯也。于非地有地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地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地有非地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言:「知此!与此!运此!欲此!以此作净!」者,不犯也。非故意者、无念者、无知者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——-第一妄语品——-

摄颂

妄语骂离间 句宿有二种

除有智者外 实有粗罪掘

波逸提 一一

一 尔时,佛世尊住阿罗毘邑阿伽罗婆塔庙。其时,阿罗毘邑之诸比丘为修治讲堂而伐树又令伐。阿罗毘邑一比丘伐树,住其树之女树神向比丘言:「大德!勿为欲作己之住处,而伐我住处。」彼比丘不肯而仍伐之,打小女树神之腕。时,彼女树神作是念:「我今当夺比丘命。」女树神又念:「我今若夺比丘命,是我不正,我应以此事告世尊。」于是,女树神至世尊处。至已,以此事白世尊。「善哉!女树神!善哉!女树神!汝不夺比丘命。女树神!汝今日若夺彼比丘命,汝将多生受恶报。女树神!汝往!某处有树,往彼处矣!」

诸人讥嫌非难:「何以沙门释子伐树又令伐耶?沙门释子伤一根之命。」诸比丘闻诸人之讥嫌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阿罗毘邑之诸比丘,伐树又令伐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伐树又令伐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伐树又令伐耶?愚人!诸人于树谓有情。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伐草木(注14)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草木」者,有五类种生:即根种、茎种、节种、枝种、种子种共五种。根种者,郁根、蘘荷、宇奢、宇奢陀、阿提义沙、黑藜芦、优西罗、巴达母达伽等,及其他以根栽植者,名为根种。茎种者,菩提树、榕树、比拉伽树、忧昙钵罗树、加奢加树、加美达那树等,及其他以茎栽植者,名为茎种。节种者,甘蔗、竹、芦等,及其他以节栽植者,名为节种。枝种者,阿就伽、巴腻奢伽、比利盆拉等,及其他切枝栽植者,名为枝种。种子种者,七谷、七菜等,及其他以种子栽植者,名为种子种。

(二)于种有种想,而伐或令伐,坏或令坏,煮或令煮者,波逸提。于种有疑想,而伐或……煮者,突吉罗。于种有非种想,而伐或……煮者,不犯也。于非种有种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种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种有非种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言:「知此!与此!运此!欲此!作净!」者,不犯也。非故意者、无念者、无知者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二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憍赏弥国瞿师罗园。其时,具寿阐陀行非法,于僧中被纠问罪而异语遁辞。言:「谁有罪?有何罪?于何而有罪?何故而有罪?汝等对谁言?汝等言何耶?」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阐陀于僧中被纠问罪而异语遁辞,言:『谁……汝等言何耶?』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。「阐陀!汝实于僧中被纠问罪而异语遁辞,言:『谁……乃至……』汝等言何耶?』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于僧中……『……汝等言何耶?』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。」呵责已、说法已,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宜与阐陀比丘作异语罪,诸比丘!应如是与。应由一聪明贤能之比丘于僧中唱言:

『大德僧!请听!此阐陀比丘于僧中被纠问罪而异语遁辞,若僧时机可者,则

僧与阐陀比丘作异语罪。」如是表白。

『大德僧!请听!此阐陀……遁辞,僧与阐陀比丘作异语罪,诸大德中,与阐

陀比丘作异语罪,忍者默然,不忍者请说。

僧与阐陀比丘作异语罪竟。僧已忍……如是知解。』

时,世尊以无数方便,呵责具寿阐陀,说难教养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若作异语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具寿阐陀于僧中被纠问罪,〔思:〕「作异语遁辞者,当得罪。」而默然以恼僧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阐陀于僧中被纠问罪,而默然以恼僧耶?」乃至……「阐陀!汝实于僧中受纠问罪,而默然以恼僧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于僧中……以恼僧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。」呵责已、说法已,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僧宜与阐陀比丘恼他之罪。诸比丘!如是……〔与上一章同。「作异语」换为「恼他」,「作异语遁辞」换为「默然以恼僧」〕……诵此学处——

作异语并恼他者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作异语」者,于僧中就事或就罪受问,不欲述之,不欲除之,作异语遁辞,言:「谁有罪?有何罪?于何而有罪?何故而有罪?汝等对谁言?汝等言何耶?」此名「作异语」。

「恼他」者,于僧中就事或就罪受问,不欲述之,不欲除之,而默然以恼僧,此名「恼他」。

又未能与异语罪(注15)时,于僧中就事或就罪受问,不欲述之,不欲除之,作异语遁辞,言:「谁……言耶?」突吉罗。未能与恼他之罪时,于僧中就事或……不欲除之,默然以恼僧者,突吉罗。与异语之罪……言耶?波逸提。与恼他之罪……恼他,波逸提。

(二)于如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,而作异语以恼他者,波逸提。于如法羯磨有疑想,而作异语以恼他者,波逸提。于如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,而作异语以恼他者,波逸提。于非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不知而问,患病而不言,可能令僧起口论,或纷争、或斗诤,诤论而不言,可能有破僧或令僧不和合而不言,非法或依别众、或不宜羯磨者作羯磨而不言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三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。其时,具寿沓婆摩罗子为僧分房舍及食。时,慈比丘、地比丘是新入者,以少德故,彼等得僧中之恶房恶食。彼非难具寿沓婆摩罗子比丘:「具寿沓婆摩罗子随其所欲分配房舍,又随其所欲指定请食。」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讥嫌:「何以慈比丘、地比丘讥嫌具寿沓婆摩罗子比丘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比丘等!汝等实讥嫌具寿沓婆摩罗子比丘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讥嫌具寿沓婆摩罗子比丘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嫌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慈比丘、地比丘因世尊禁止讥嫌,〔心念:当令〕诸比丘皆闻此事。即于诸比丘之附近,骂具寿沓婆摩罗子:「具寿杳婆摩罗子随其所欲分配房舍,又随其所欲指定请食。」诸比丘中……〔与上一章同。「讥嫌」换为「骂」〕……诵此学处

讥嫌或骂〔僧之知事〕者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讥嫌」者,由僧所选定之受具戒者,即分房舍者、或指定请食者、或分粥者、或分果者、或分噉食者、或分杂细物者,欲令羞耻,或欲令得不名誉,或欲令困惑,〔如此〕讥嫌或骂受具戒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如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而嫌骂者,波逸提。于如法羯磨有疑想而嫌骂者,波逸提。于如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而嫌骂者,波逸提。讥嫌或骂未受具戒者,突吉罗。非由僧众所选定之受具戒者为分房舍者或……欲困惑之,或讥嫌或骂受具戒者或未受具戒者,突吉罗。由僧众选定或不选定未受具戒者为分房舍者,或……困惑之,或讥嫌或骂受具戒者或未受具戒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讥嫌事实上依爱、依瞋、依痴、依怖而为者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四

一(一)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诸比丘寒时铺卧具于露地以浴日光,人告以食时,不收卧具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,卧具遂〔为〕雨所浸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诸比丘铺卧具于露地,出时不收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,以致卧具为雨所浸耶?」如是,诸比丘……乃至……白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比丘等实于露地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将僧伽之卧床、椅子、卧褥或坐褥,铺于露地或使铺,出时不收、

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(二)尔时,诸比丘住于露地,因食时收置卧具,世尊见比丘等为食时收置卧具,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八个月不降雨时、于布帐内、或树下之乌或鹰不排便处,听许铺置卧具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僧伽之」者,……施与僧团之物。

「卧床」者,有四种卧床:即波摩遮罗伽脚、文蹄脚、句利罗脚、阿遏遮脚(注16)。

「椅子」者,有四种椅子:即波摩遮罗伽脚、文蹄脚、句利罗脚、阿遏遮脚。

「卧褥」者,有五种卧褥:即毛卧褥、布卧褥、树皮卧褥、草卧褥、树叶卧褥。

「坐褥」者,有树皮制、优西罗、或文若草、或灯心草等所制,其内包装他物。

「铺」者,由己铺。

「使铺」者,使他人铺之。使未受具戒者铺〔而不收〕,为己之罪;使受具戒者铺,铺者之罪。

「出时不收」,己不收。

「不令收」者,不使他人收。

「不托人而离去」者,不托付比丘或沙弥或净人,而〔行至〕超过常人掷石所及之处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僧伽物有僧伽物想,铺于露地或使铺,出时不收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疑想……乃至……于僧伽物有私物想,铺于露地……离去者,波逸提。治弥利加布、外套、地毯、蓙、兽皮、足拭、板座等,铺于露地……离去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僧伽物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私物想,若为他人之私物者,突吉罗。己之私物者,不犯也。

(三)收而离去、令收而离去、托他而离去、曝晒而离去、有障难时、灾祸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五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十七群比丘结党,彼等住时共住、往时同往。彼等或于精舍中铺卧具,出时不收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,以致坐卧具为蚁所啮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十七群比丘于精舍中铺卧具,出时不收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,以致坐卧具为蚁所啮耶?」如是,诸比丘……白……乃至……(诸比丘!十七群比丘实于精舍中……不收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……所啮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诸比丘!何以彼等愚人,于精舍中……所啮耶?诸比丘!此非令未知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于僧伽之精舍中,铺敷卧具或令铺,出时不收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

离去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僧伽之精舍」者,为僧伽而设施者。

「卧具」者,卧褥、治弥利加布、外套、地毯、蓙、兽皮、尼师坛(nisidana坐具)、毛毡、筵、叶座。

「铺」者,自铺。「令铺」者,使他人铺。

「出时不收」者,己不收。「不令收」者,不令他人收。

「不托人而离去」者,不托比丘、或沙弥、或净人,有篱之僧园,若出篱者,波逸提。无篱之僧园者,〔行至〕超过掷石所及处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僧伽物有僧伽物想,铺卧具或令人铺,出时不收、不令收又不托人而离去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疑想,铺卧具……离去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私物想,铺卧具……离去者,波逸提。

于精舍之掷石所及以内、或集会堂、或布帐内、或树下铺卧具……离去者,突吉罗。将床或椅子于精舍或精舍掷石所及以内、或布帐内、或树下铺或令铺之……离去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僧伽物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私物想,若为他人之私物者,突吉罗;己之私物者,不犯也。

(三)收而离去、令收而离去、托他而离去、有障难时、想〔速归〕即止其行、〔令人〕以托之、〔此〕有障难时、灾祸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六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六群比丘阻挠〔长老比丘〕而〔先取〕好床,长老比丘〔后取〕而逐出彼等。其时,六群比丘言:「我等以何方便,于此入安居?」如是,六群比丘挤进长老比丘中,展设床座言:「感不舒畅者出去!」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挤进长老比丘中,展设床座耶?」如是,彼诸比丘……白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于长老……展设……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于长老……展设……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于僧伽之精舍中,知而挤进先来比丘之〔床〕间展设床座,言『感

不舒畅者出去』,非有他义而作是理由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乃至……。

「僧伽之精舍」者,为僧伽所设施者。

「知」者,知是长老、知是病者、知为僧伽所设施之〔僧物〕。

「挤进〔……〕间」者,挤入其中。

「展设床座」者,以床或椅子排设于入口或近出口处者,突吉罗。〔于其上〕坐卧者,波逸提。

「非有他义而作是理由」者,无其他任何理由,闯入其间展设床座。

(二)于僧伽物有僧伽物想,闯入而展设床座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疑想,闯入而展设床座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私物想,闯入而展设床座者,波逸提。于床、椅子、入口、出口之近处以外,展设床座者,突吉罗;坐卧其上者,突吉罗。于精舍之近处、或集会堂、或布帐内、或树下、或露地以展设床座或令人展设者,突吉罗;坐卧其上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僧伽物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私物想,若为他人私物者,突吉罗;为己之私物者,不犯也。

(三)染病而入、畏寒热之苦而入、灾祸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七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十七群比丘言:「我等欲于此安居。」而于附近修筑大精舍。六群比丘见十七群比丘修筑精舍而作是言:「友!十七群比丘在修筑精舍,往逐彼等。」一人言曰:「友!稍等,〔彼等〕正在修,俟修筑已,往逐。」如是,〔修筑已,〕六群比丘言十七群比丘:「友!出去!此精舍乃属我等。」「友!何不先行告知?我等当修其他精舍。」「友!此非僧伽之精舍耶?」「然!友!是僧伽之精舍。」「出去!此精舍乃属我等。」「友!此大精舍也。汝等可住,我等亦可住也。」「汝等出去!此精舍乃属我等。」瞋怒不喜,捉〔彼等〕首强行拖出。彼等被拖而哭叫。诸比丘如是曰:「友!汝等何故哭叫耶?」「友!此六群比丘瞋怒不喜,将我等拖出僧伽之精舍。」

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,瞋怒不喜,从僧伽之精舍拖出比丘耶?」如是,诸比丘……白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瞋……拖出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瞋……拖出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瞋怒不喜,从僧伽之精舍将比丘拖出或令拖出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「瞋怒不喜」者,激动不满之态。

「僧伽之精舍」者,为僧伽所设施者。

a’ 「将比丘」者,将其他之比丘。

「拖出」者,于房内捉而拖出门口者,波逸提。于门口捉而向外拖出者,波逸提。一拖而越过多室者,〔一〕波逸提。言:「拖出!」而命令他者,突吉罗。令拖〔出〕一室,而过多室之门者,〔一〕波逸提。

(二)于僧伽物有僧伽物想,瞋怒不喜而拖出或令拖出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疑想,瞋……令拖出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私物想,瞋……令拖出者,波逸提。

拖出彼之资具或令拖出者,突吉罗。拖出或令拖出精舍附近,或集会堂、或布帐内、或树下、或露地者,突吉罗。〔由彼处〕拖出彼等之资具者,突吉罗。将未受具戒者从精舍或精舍附近……或露地,拖出或令拖出者,突吉罗。将彼等之资具,拖出或令拖出者,突吉罗。

于私物有僧伽物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私物想者,若为他人私物者,突吉罗;为己私物者,不犯也。

三 拖出或令拖出犯戒者、将彼之资具〔……拖〕出、将痴狂者〔……拖〕出、将彼之资具〔……〕,将斗诤者、诤乱者、诤论者、论议者、使僧伽起纷争者〔……〕、将彼之资具〔……〕,门弟或弟子之不如法行〔……〕、将彼之资具拖出或令拖出者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八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有二比丘于僧伽精舍,一住楼上,一住楼下。楼上比丘,强坐于脱脚床,床脚穿过〔天花板〕,伤及楼下比丘头,彼比丘呼痛。诸比丘走近彼比丘言:「友!汝何故呼痛耶?」彼比丘以此事语诸比丘,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比丘强坐于僧伽精舍之脱脚床耶?」如是,诸比丘……白……乃至……「比丘!汝实强坐于僧伽……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强坐于僧伽……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在僧伽之精舍中,于楼上之脱脚床(注17) 或脱脚椅坐或卧者(注18)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僧伽之精舍」者,为僧伽所设施者。

「楼上」者,常人之头不至〔天花板〕。

「脱脚床」者,脚套上而已。

「脱脚椅」者,脚套上而已。

「坐」者,若坐者,波逸提。

「或卧」者,若卧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僧伽物有僧伽物想,于楼上或坐或卧于脱脚床或脱脚椅者,波逸提。于僧伽物有疑想……乃至……于僧伽物有私物想……或卧者,波逸提。于私物有僧伽物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私物有私物想,若为他人私物者,突吉罗;为己之私物者,不犯也。

三 非在楼上时、触及头顶处、楼下不使用时、床板重迭时、〔脚〕有拴紧时、立于其处以手捉之或倚靠时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一九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憍赏弥国瞿师罗园。其时,具寿阐陀之施主大臣为阐陀作精舍。然而,具寿阐陀将已建成之精舍,使人再三修葺涂饰,〔因〕重压而使精舍倒塌。具寿阐陀为集草木而践坏一婆罗门之麦田。于是,婆罗门讥嫌非难:「诸大德何以践坏我麦田耶?」诸比丘闻婆罗门之讥嫌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阐陀将建成之精舍,再三修葺涂饰,因重压而使精舍倒塌耶?」如是,彼诸比丘……白……乃至……「阐陀!汝实将建成……倒塌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将建成……倒塌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比丘作大精舍时,限于留门窗处,为定置横木(注19) ,为装置窗牖,〔住于无作物处

之比丘,〕得指示覆二、三重,若过此指示者,虽住于无作物处之比丘,亦波

逸提。」

二(一)a '「作」者,自作或令他人作。

「大精舍」者,有施主之精舍。

「精舍」者,有内部涂饰,有外面涂饰,或有内、外皆涂饰。

a「限于留门窗处」者,〔门窗之〕横木周围二肘半。

「为定置横木」者,为定置门户。

「为装置窗牖」者,通风设备,涂白色、黑色或赤色。可饰华鬘、草鬘、摩竭鱼牙或栅栏(注20)。

「住于无作物处之比丘,得指示覆二、三重」者,作物乃指七谷、七菜也。若住于作物处之比丘指示者,突吉罗。纵覆(注21)时可指示二覆,令三覆必离去。横覆时可指示二覆,令第三覆,必离去。

「若过此指示者,虽住无作物处之比丘」,覆瓦时,一瓦一波逸提,覆石时,一石一波逸提。覆枯土时,一土块一波逸提。覆草时,一束草一波逸提。覆树叶时,一叶一波逸提。

(二)于覆二、三重以上,有过想而指示者,波逸提。于覆二、三重以上,有疑想而指示者,波逸提。于覆二、三重以上,有以下想而指示者,波逸提。于覆二、三重以下,有过想者,突吉罗。于覆二、三重以下,而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覆二、三重以下,而有以下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覆二、三重,覆二、三重以下,于山窟、于石房、于草房、为他人而作,以己之财而作,除己之住屋外凡公众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○

- 尔时,佛世尊在阿罗毘邑阿伽罗婆塔庙。其时,阿罗毘邑之诸比丘修葺房屋,知而将有虫水浇于草土,或令浇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阿罗毘邑之诸比丘,知水中有虫……又令浇耶?」于是,彼诸比丘……白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知而将有虫水……又令浇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知而将有虫水……又令浇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知而将有虫水,浇于草或土上,或使浇之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知而」者,自知或由他人告知。

「浇」者,若自浇者,波逸提。

「使浇」者,令他浇,亦波逸提。被命令一次而屡屡浇者,〔一〕波逸提。

(二)于有虫水而有有虫水想,浇于草上或令浇者,波逸提。于有虫水而有疑想……令浇之,突吉罗。于有虫水而有无虫水想者……浇之者,不犯也。于无虫水而有有虫水想者,突吉罗。于无虫水而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无虫水而有无虫水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非故意者、无念者、无知者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——--第二草木品——-

摄颂

草木与异语 讥嫌并出时

彼之二戒者 先来及拖出

脱脚床坐卧 门窗有虫水

波逸提 二一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诸长老比丘教诫诸比丘尼,得受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病资具药物。时,六群比丘作此思惟:「友! 今诸长老比丘教诫诸比丘尼,得衣服……药物,然则,友!我等亦以此教诫诸比丘尼。」于是,六群比丘至诸比丘尼前而作是言:「诸姊请!至我等处,我等亦教诫之。」于是,诸比丘尼至六群比丘处,礼彼等而坐一面。时,六群比丘甚少为诸比丘尼说法,说俗语而时过,言:「诸姊往矣!」而令离去。时,诸比丘尼至世尊处,敬礼而立一面。世尊向立于一面之比丘尼曰:诸比丘尼!教诫满足耶?」「世尊!教诫何能满足?六群诸师少说法……令离去。」时,世尊为诸比丘尼说法,令皆欢喜踊跃。诸比丘尼因世尊说法,欢喜踊跃,礼敬世尊,右绕而去。世尊以是因缘集比丘僧而问六群比丘曰:「诸比丘!汝等实为诸比丘尼少说法……而令离去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为诸比丘尼少说法……而令离去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 … 呵责已、说法已,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选任教诫比丘尼之人,诸比丘!应如是选任。先请一比丘,请已,应由一聪明贤能之比丘于僧中唱言:

『大德僧!请听!若僧时机可者,当选任某甲比丘为教诫比丘尼之人。』此是

提议。

『大德僧! 请听!选任某甲比丘为教诫比丘尼之人。诸大德中,对于选任某甲

比丘为教诫比丘尼之人,忍者……请说。

我二次言此事……乃至……我三次言此事,大德僧!请听……请说。

僧承认某甲比丘为教诫比丘尼之人已。僧已忍……知解。』」

尔时,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,说难扶养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不被〔僧伽〕选任而教诫比丘尼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长老比丘被选任教诫比丘尼,亦得受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病资具药物。六群比丘则谓:「友!诸长老比丘被选任教诫比丘尼,亦得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药资具。然,友!我等往界外,互选任教诫比丘尼之人,以教诫比丘尼。」于是,六群比丘往界外,互选任教诫比丘尼之人,以近比丘尼而作是言:「诸姊!我等亦被选任,来我等处,受我等之教诫。」于是,彼诸比丘尼……〔与前一章同〕……呵责已、说法已,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选任具有八法之比丘,为教诫比丘尼之人,即(一)持戒者。(二)依波罗提木叉之律仪,摄身而住者。(三)具足威仪者。(四)少罪亦见怖畏者。(五)于学处受持学习者。(六)多闻者。(七)闻而忆持积集者。(八)若彼诸法初善、中善、后善,文、义具足,被称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者。如是彼多闻诸法,忆持(注22),以语积之,意集注一处而观,以正见善知解之,又彼能详细通晓二部之波罗提木叉,随条文,善决断分别显说,善音声语言,为大部分比丘尼所喜爱,有能力教诫比丘尼,未曾犯世尊为出家着袈裟者而制之重法,二十夏或二十夏以上者。诸比丘!具此八法之比丘,听许选任为教诫比丘尼之人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不被选任」者,不从白四羯磨而选任。

a 「若〔……〕教诫」者,以八敬法教诫者,波逸提。以他法教诫者,突吉罗。教诫从一部僧受具戒者,突吉罗。

a' 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彼被选任之比丘,清扫房舍,储存饮水及用水,备座床,由同伴比丘陪伴而坐。诸比丘尼至此,礼彼比丘然后应坐于一面,其比丘当问:「诸姊(注23) !众参集和合耶?」若谓:「尊师!我等参集和合。」应问:「诸姊!善诵八敬法耶?」若谓:「尊师!善诵。」应显说:「此是教诫。」若谓:「尊师!不善诵。」应教诫之:

(一)虽受具戒后经百岁之比丘尼,应敬礼、起迎、合掌,恭敬招待当日受具戒之比丘。对此法恭敬、尊重、奉行,当终生不可犯。(二)比丘尼于无比丘住之院内,不得安居,对此法……不可犯。(三)每半月,比丘尼从比丘僧请二种法,即问布萨及受教诫,对此法……不可犯。(四)安居竟,比丘尼于二部僧中受自恣三事,即或见、或闻、或疑,对此法……不可犯。(五)犯敬法之比丘尼,于二部僧中当行半月摩那埵,对此法法……不可犯。(六)经二年学习六法之式叉摩那,于二部僧中请求受具戒,对此法……不可犯。(七)无论任何理由,比丘尼不得骂詈、诽谤比丘,对此法……不可犯。 (八)从今以后,比丘尼对比丘应闭其语路,比丘对比丘尼不闭其语路,对此法……不可犯。

若谓:「尊师!我等参集和合。」而说他法者,突吉罗。若谓:「尊师!我等不和合。」而说八敬法者,突吉罗。不与教诫而说他法者,突吉罗。

(二)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、于非和合比丘尼众有非和合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、于非和合比丘尼众有疑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、于非和合比丘尼众有和合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

于非法羯磨有疑想、于非和合比丘尼众有非和合想而教诫者……疑想而教诫者……和合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

于非法羯磨非法羯磨想、于和合比丘尼众有非和合想而教诫者……疑想而教诫者……和合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

于非法羯磨疑想、于和合比丘尼众有非和合想而教诫者……疑想而教诫者……和合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

于非法羯磨而有如法羯磨想,于和合比丘尼众有非和合想而教诫者……疑想而教诫者……和合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

于如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,于非和合比丘尼众有和合想而教诫者……有疑想而教诫者……有和合想而教诫者, 突吉罗。

于如法羯磨有疑想、于非和合……突吉罗。于如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、于非和合……突吉罗。

于如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,于和合 ……突吉罗。于如法羯磨有疑想、于和合……突吉罗。于如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、于和合比丘尼众有非和合想而教诫者, 突吉罗。……有疑想而教诫者, 突吉罗。……有和合想而教诫者,不犯也。

(三)与读诵、与质问,言:「尊师!请说。」而说示,以问质问、被质问而答、为他人说时而比丘尼闻之,为式叉摩那、为沙弥尼说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二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诸长老比丘顺次教诫比丘尼。时,依顺次轮至具寿周利盘特教诫比丘尼。诸比丘尼如是言:「今日之教诫当不能满足,尊师周利盘特,当以其一偈反复而说。」于是,诸比丘尼至具寿周利盘特处,礼拜而坐一面。周利盘特向坐一面之诸比丘尼言:「诸姊!〔大众〕和合耶?」「尊师!我等〔大众〕和合也。」「诸姊!善诵八敬法耶?」「尊师!我等善诵。」说:「诸姊!此是教诫。」以此偈反复而说:

心高无放逸 智慧学圣人

常念心寂静 苦恼不复存

诸比丘尼作是言:「我等岂非言『今日之教诫当不能满足,尊师周利盘特,当以其一偈反复而说」耶?」具寿周利盘特闻诸比丘尼之揄言,于是,具寿周利盘特飞翔于虚空,或行、或立、或坐、或卧于空中,又放烟、燃烧而消失其间,并说此偈及其他佛语甚多。诸比丘尼作是言:「实是稀有!实是未曾有!如尊师周利盘特成功之教诫,我等还未曾有!」时,具寿周利盘特教诫比丘尼至日暮,言:「诸姊!归去!」而令去。如是,诸比丘尼因城门已关闭而于城外住,至翌日入城。诸人〔见此〕讥嫌非难:「此诸比丘尼非梵行者,于僧园中与比丘共宿,而今入城。」诸比丘闻此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周利盘特日没时,教诫比丘尼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周利盘特!汝实日没时,教诫比丘尼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周利盘特!汝何以……教诫耶?周利盘特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虽被选任而若至日没时,〔仍〕教诫比丘尼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选任」者,依白四羯磨所选任。

「日没时」者,日已落之时也。

a 「若〔……〕教诚」者,以八敬法或以其他之法教诫者,波逸提。

a'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(二)于日没有日没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于日没有疑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于日没有非日没想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若教诫于一部受具戒者,突吉罗。于非日没有日没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日没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日没有非日没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与读诵、与质问,言:「尊师!请说。」而说示,以问质问、被质问而答,为他人说时而比丘尼闻之,为式叉摩那、为沙弥尼说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三

- 尔时,佛世尊在释迦国迦毘罗卫城尼拘律树园。其时,六群比丘往比丘尼住处,教诫六群比丘尼。诸比丘尼对六群比丘尼作是言:「诸姊!我等今往教诫。」「诸姊!我等今亦欲为教诫而往,尊师六群比丘于此教诫我等。」诸比丘尼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至比丘尼住处,教诫比丘尼耶?」时,其诸比丘尼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至比丘尼住处……教诫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……教诫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… …教诫耶?愚人!此非 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至比丘尼住处教诫比丘尼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病,诸长老比丘至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处,作是言:「瞿昙弥!汝堪忍否?得过否?」「尊师!我不堪忍,我不得过。尊师!请说法。」「大姊!至比丘尼住处为比丘尼说法者,非如法也。」畏慎而不说。

时,世尊晨着下衣,持外衣与钵,至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处,坐于所设座位。安坐之世尊,如是言瞿昙弥曰:「瞿昙弥!汝堪忍否?得过否?」「尊师!前诸长老比丘来为我说法,是故我安乐;然今因世尊所制,畏慎不说,是故我不安乐。」时,世尊为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说法……使之欣喜,由座起立而去。于是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至比丘尼住处为病比丘尼教诫者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至比丘尼住处教诫比丘尼者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此处所谓因缘

者,乃比丘尼病时之谓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 … 比丘之意。

a' 「至」者,往其处也。

「比丘尼住处」者,虽是比丘尼住一夜之处亦是。

a 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「若〔……〕教诫」者,以八敬法教诫者,波逸提。

「除因缘外」者,因缘除外。

「病」者,言比丘尼不能往教诫或共住。

(二)于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而往比丘尼住处,无因缘而教诫者,波逸提。于受具戒者有疑想……教诫者,波逸提。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……教诫者,波逸提。以其他之法教诫者,突吉罗。教诫于一部僧中受具戒者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疑想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,不犯也。

(三)有因缘时,与读诵、与质问……〔同波逸提二二•二(三)〕……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四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诸长老比丘教诫诸比丘尼,而得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病资具药物。六群比丘作如是言:「诸长老比丘非为法恭敬教诫诸比丘尼,诸长老比丘是为利养故,教诫诸比丘尼。」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作如是言:『诸长老比丘……教诚……』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如是言:『诸长老比丘……教诫……』耶?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作如是言:『诸长老比丘……教诫……』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作如是言:『诸长老比丘为利养〔故〕,教诫诸比丘尼。』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……比丘之意。

a 「若作如是言」者,对由僧众所选任受具戒之教诫比丘尼之人,欲以恶口、欲以骂、欲以困惑而作是言:「为衣服……为尊敬而教诫。」者,波逸提。

a' 「为利养」者,为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病资具药物、敬重、名闻、尊敬。

(二)于如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而作斯言者,波逸提。于如法羯磨有疑想而作斯言者,波逸提。于如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而作斯言者,波逸提。对受具戒者非由僧选任教诫比丘尼之人,欲以恶口、欲以骂、欲以困惑而作斯言:「为衣服……为尊敬而教诫。」者,突吉罗。对由僧众派遣或未派遣为教诫比丘尼之人,欲以恶口……而作斯言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如法羯磨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法羯磨有非法羯磨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依其事实而言:「为衣服……为尊敬而教诚。」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五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〔常〕有一比丘于舍卫城中之街道乞食,一比丘尼亦于其街道乞食,彼比丘告其比丘尼曰:「妹!速往某处,应有与食。」彼尼亦作如是言:「尊者!请去某处,应有与食。」彼等屡屡相见而成友。时,僧众分配衣服。其时,比丘尼往受教诫而至比丘处,礼拜后而立一面。对一面立之比丘尼,彼比丘作是言:「妹!此我分配之衣,汝受用耶?」「尊师!受用!我有弊衣。」于是,彼比丘以衣与彼比丘尼。彼比丘亦成为弊衣者。诸比丘言彼比丘曰:「友!汝当作衣。」其时,此比丘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比丘将衣与比丘尼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比丘!汝实将衣与比丘尼耶?」「世尊!实然!」「汝之亲里耶?非亲里耶?」「世尊!非亲里也。」「愚人!非亲里之男子,对非亲里之比丘尼,不知威仪、非威仪,净行、非净行。愚人!汝何以将衣与非亲里比丘尼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将衣与非亲里比丘尼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其时,诸比丘畏慎,而不与诸比丘尼易衣。诸比丘尼……非难:「何以诸师不与我等易衣?」诸比丘闻彼诸比丘尼之……非难。其时,诸比丘……白世尊。于是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与五众易衣,即对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、沙弥、沙弥尼,此等五众听许与之易衣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将衣与非亲里比丘尼者,除易〔衣〕外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非亲里」者,非系属父母亲里至七世者。

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「衣」者,云六衣中之一衣,而应说净之最少量〔以上〕。

「除易〔衣〕外」者,除交换〔衣〕而与者以外,波逸提。

(二)于非亲里有非亲里想,除易衣者外,波逸提。于非亲里有疑想……于非亲里有亲里想……波逸提。给予于一部僧中受具戒者衣,除易衣者外,突吉罗。于亲里有非亲里想者,突吉罗。于亲里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亲里有亲里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亲里者、交易物、与重物得轻物、或与轻物得重物、比丘尼以亲厚想而取之、以暂取想而取之、除衣外而与其他资具、与式叉摩那、与沙弥尼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六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优陀夷正作衣。一比丘尼至具寿优陀夷处而作是言:「尊师!愿为我缝衣。」如是,具寿优陀夷为彼比丘尼缝衣,然后,染华美之色,并于其中央画有男女交合之像,以迭置之。该比丘至优陀夷处而作是言:「大德!其衣在何处耶?」「妹!此衣也,迭置持去而收藏之,往教诫比丘尼僧时着此衣,当行于比丘尼众之后。」于是,该比丘尼持此衣去,往教诫比丘尼僧时,着此衣行于比丘尼众之后。诸人……非难:「此诸比丘尼,实欺人、恶人、无耻人也,其衣画有男女交合之像。」诸比丘尼作是言:「此乃谁所作?」「尊者优陀夷所作也。」「欺人、恶人、无耻人尚不为此,况尊者优陀夷耶?」

于是,诸比丘尼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优陀夷为比丘尼缝衣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优陀夷!汝实为比丘尼缝衣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「优陀夷!汝之亲里耶?非亲里耶?」「世尊!非亲里也。」「愚人!对非亲里人、非亲里女,不知威仪、非威仪,净行、非净行。愚人!汝何以为非亲里之比丘尼缝衣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为非亲里比丘尼缝衣或令缝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非亲里」者,非系属父母亲里至七世者。

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「衣」者,六种衣中之一衣。

「若缝」者,自缝、每剌针者(注24)「令缝者」,令他缝亦波逸提。受命令一次而多「次」缝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非亲里有非亲里想而缝衣或令缝者,波逸提。于非亲里有疑想……于非亲里有亲里想……波逸提。为于一部僧中受具戒者缝衣或令缝者,突吉罗。于亲里有非亲里想者,突吉罗。于亲里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亲里有亲里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为亲里、除衣外而缝其他资具或令缝,为式叉摩那、为沙弥尼而缝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七

-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六群比丘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。诸人……非难:「如我等有妇之散步,其沙门释子亦与比丘尼同行。」诸比丘闻彼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与比丘尼……行耶?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与比丘尼……行耶?愚人!此非令……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者,虽一聚落间,亦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众多比丘及比丘尼由沙祇向舍卫城之公路行去,其时诸比丘尼言诸比丘:「我等亦与尊师等共行。」「妹!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者,非如法也,汝等先行或我等先行。」「大德!尊师等为最上人也,请尊师等先行。」于是,从其后而行之诸比丘尼于道中,遇劫贼出而污剥诸尼。时,诸尼至舍卫城,以此事语诸比丘尼。诸比丘尼以此语诸比丘……。诸比丘……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觉有恐怖危险而需结队行于道者,听许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者,虽一聚落间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此处所

谓因缘者,觉有危险恐怖,需结队而行于道时之谓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'「豫约」者,「妹!我等往。」「尊师!我等亦往。」「尊师!我等往。」「妹!我等亦往。」「今日或明日或后日我等行往。」如此豫约者,突吉罗。

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「同」者,一起。

a 「虽一聚落间」者,于附近之村落,每村落间,波逸提。无村落而于旷野者,每半由旬,波逸提。

「除因缘外」者,因缘除外。

b 「危险」者,于此道见贼之住处、食处、立处、坐处、卧处也。

「恐怖」者,于此道见人为贼所杀、见被剥脱者、见被打者也。

b'「需结队而行于道」者,不结队者不得行之谓也。

行怖畏处已,见无畏处时,使去之:「诸姊!可〔自〕往。」

(二)于豫约有豫约想而行于同道者,虽一聚落间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于豫约有疑想……于豫约有非豫约想……波逸提。比丘约而比丘尼不约者,突吉罗。于不豫约有豫约想者,突吉罗。于不豫约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不豫约有非豫约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若有因缘、不豫约而行、比丘尼豫约而比丘不豫约、违约而行、事故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八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六群比丘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。诸人……非难:「如我等有妇者于船游乐,其沙门释子亦豫约比丘尼同乘船游乐。」诸比丘闻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耶?愚人!此……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而上往上游或往下游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众多比丘及比丘尼,由沙祇各舍卫城之公路行进,途中应渡河时,诸比丘尼对比丘做如是言:「我等亦与尊师同渡。」「妹!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者,非如法也。汝等先渡,或我等先渡?」「大德!尊师等为最上人也,请尊师等先渡。」后渡之诸比丘尼被贼所污剥。时,彼诸比丘尼至舍卫城,以此事告诸比丘尼。诸比丘尼以……语诸比丘。诸比丘……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横渡时,听许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豫约比丘尼同乘一船而往上游或往下游者,除横渡外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' 「豫约」者,「妹!我等往乘。」「尊师!我等往乘。」「尊师!我等往乘。」「妹!我等往乘。」「今日或明日或后日我等往乘。」如此豫约者,突吉罗。比丘尼所乘而比丘乘之,波逸提。比丘所乘而比丘尼乘之,波逸提。或两者同乘之,波逸提。

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「同」者,一起。

a 「上」者,向河之上游;「下」者,向河之下游。

「除横渡外」者,横渡除外。

于附近之村落者,每村落间,波逸提。无村落而于旷野者,每半由旬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豫约有豫约想,而同乘一船以往上游或往下游者,除横渡外,波逸提。于豫约有疑想……〔参照波逸提二七.三(二)〕……不犯也。

(三)横渡时、不约而〔同〕乘、比丘尼豫约而比丘不豫约、违约而〔同〕乘、事故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二九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。其时,偷兰难陀比丘尼于一特信之家,得受常施食。诸长老比丘亦由彼居士请食。时,偷兰难陀比丘尼于晨着下衣,持上衣与钵,至其家,对居士作如是言:「居士何故办此多量之硬软美食耶?「尊姊!我招请诸长老。」「居士!其长老是何人耶?」「尊者舍利弗、尊者大目键连、尊者大迦旃延、尊者摩诃俱稀罗、尊者摩诃劫宾那、尊者摩诃周那、尊者阿那律、尊者离婆多、尊者优波离、尊者阿难、尊者罗睺罗也。」「居士!汝何以放置大龙而请小德耶?」「尊姊!何人是大龙耶?」「尊者提婆达多、尊者拘迦利迦、尊者迦留罗提舍、尊者骞驮达多、尊者娑勿陀达也。」

当偷兰难陀言此冗语恶口时,值诸长老比丘进来,「居士!汝实请大龙也。」「尊姊!汝今以尊者等为小德,今又为大龙也。」由此家被驱出,并断常施食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提婆达多知而使比丘尼周旋取食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提婆达多!汝实知而使比丘尼周旋取食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知而……取食耶?愚人!此……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知而使比丘尼周旋取食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由王舍城出家之一比丘至亲里家,诸人以「久〔未见〕大德来」,敬重供食。其家所特信之比丘尼,对诸人作是言:「贤者!供大德食。」彼比丘曰:「世尊禁止〔比丘〕知而使〔比丘尼〕周旋取食。」畏慎而不取。时过,不能行乞而不得食,该比丘至僧园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……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知在家人事先〔为比丘〕豫备供食,〔然后〕比丘尼顺便周旋之,听许受用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知而使比丘尼周旋取食者,除在家人事先豫备外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知」者,自知或他人告彼,或自告之。

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「周旋」者,非事先欲与、非事先欲作,有人从中说:「尊者是善说法者、尊者是多闻者、尊者是经师、尊者是律师、尊者是论师,请供尊者,请为尊者作。」此名为「周旋」。

「食」者,五种噉食中之任一种噉食。

「除在家人事先豫备外」者,在家人事先豫备者除外。

「在家人事先豫备」者,或亲里,或被招待,或本有豫备。

除在家人事先豫备外而〔往〕取食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者,波逸提。

(二) 于周旋有周旋想而食之,除在家人事先豫备外,波逸提。于周旋有疑想而食之〔……〕突吉罗。于周旋有非周旋想而食之者〔……〕不犯也。

(三) 在家人事先豫备、式叉摩那为之周旋、沙弥尼为之周旋、除五种噉食外之其他一切食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○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优陀夷之前妻出家为比丘尼,常至具寿优陀夷处,优陀夷亦常至彼尼处。时,具寿优陀夷独与彼于秘密处坐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优陀夷独与比丘尼于一秘密处共坐耶?」乃至……「优陀夷!汝实独与比丘尼于一秘密处共坐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独与比丘尼于一秘密处共坐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独与比丘尼于一秘密处共坐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'「独」者,一比丘与一比丘尼。

「比丘尼」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
a 「秘密」者,有见秘密、闻秘密。见秘密者,目被遮掩,举眉抬头皆不得见。闻秘密者,常语之不得闻。

「坐」者,于比丘尼之坐侧,比丘或坐或卧者,波逸提。于比丘之坐侧,比丘尼或坐或卧者,波逸提。两人共坐或卧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秘密有秘密想而独坐者,波逸提。于秘密有疑想……于秘密有非秘密想……波逸提。于非秘密有秘密想,突吉罗。于非秘密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秘密有非秘密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若干有智之陪席者、立而不坐、非秘密可见处、放心而坐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——第三教诫品——

摄颂

不选任日没 尼处利与衣

缝衣及公路 船取食独十

波逸提 三一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近舍卫城有一集团于施食处设食。六群比丘晨着下衣,持上衣与钵,至舍卫城行乞,不得食而至该施食处。诸人言:「久未见大德来。」即敬重供食。于是,六群比丘第二日亦……乃至……第三日亦晨着下衣……至施食处取食。时,六群比丘作如是思惟:「我等当如何!归园,明日亦应来此。」乃日日住此,于施食处取食。诸外道〔因而〕离去也。诸人… … 非难:「何以沙门释子日日住而受施食耶?非为彼等而设之施食,是对诸沙门之施食而设也。」诸比丘闻此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日日住此而受施食处之食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受……耶?」「世尊!实然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受……耶?愚人!……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于施食处食取食一次,若过此而取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尔时,具寿舍利弗行于拘萨罗国,至舍卫城一施食处。诸人曰:「久未见长老来。」即敬重供食。取食已,具寿舍利弗因生重病不能离施食处。诸人翌日作如是言:「大德!请食。」具寿舍利弗曰:「世尊禁止日日住,而取施食处之食。」畏慎而不取,因此而断食。于是,具寿舍利弗至舍卫城,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……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病比丘于施食处屡次取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无病比丘于施食处食取食一次,若过此而取者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无病」者,可离施食处也。「病」者,不能离施食处也。

「施食处食」者,五种噉食中之任何一种食,或于舍内、或于帐幕内、或于树下、或于露地,不限定人数而有充分设备者。

无病比丘可受食一次,若过此而受食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,波逸提。

(二)无病者有无病想,可于施食处受食〔一次〕,过此限者,波逸提。无病者有疑想……无病者有病想……波逸提。病者有无病想,突吉罗。病者有疑想,突吉罗。病者有病想,不犯也。

(三)有病者、无病而一食、于往时或归时〔于途中与已行处〕食、施主招待之食、为特定人而设之食、无限定而有充分设备之食、除五种正食外之其他一切食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二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。其时,提婆达多已失名闻利养,却拥徒众,劝化诸家而取食。诸人……非难:「何以沙门释子劝化诸家而取食耶?何人不爱善调理耶?何人不喜美味之食耶?」诸比丘闻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提婆达多拥徒众,劝化诸家而取食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提婆达多!汝实拥徒众,劝化诸家而取食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拥徒众,劝化诸家而取食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其时,诸人请病比丘食。比丘等因别众食为世尊所禁,畏慎而不受请。……以此事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病比丘受别众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〔指〕病时,即此所谓因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三 其时,诸人于施衣时备妥衣食,拟先供食然后施衣而请比丘。比丘等因别众食为世尊所禁,畏慎而不受请,是以〔比丘之〕衣不足。……以此事白世尊。「诸比丘!于施衣时听许受别众食,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〔指〕病时、施衣时,即此所谓因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四 其时,诸人请作衣之比丘饮食。比丘等曰:「别众食为世尊所禁。」畏慎而不受请。……以此事白世尊。「诸比丘!作衣时听许受别众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〔指〕病时、施衣时、作衣时,即此所谓

因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五 尔时,诸比丘与诸人同行,比丘等对诸人言:「贤者!稍待,我等应去乞食。」彼等曰:「大德!请在此取食。」比丘等曰:「别众食为世尊所禁。」畏慎而不受请。……白世尊。「诸比丘!于行路时,听许取别众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〔指〕病时、施衣时、作衣时、行路时,

即此所谓因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六 尔时,比丘等与诸人共乘船。比丘等对诸人曰:「贤者!稍待至岸,我等应去乞食。」彼等曰:「大德!请取此食。」比丘等曰:「别众食为世尊所禁。」畏慎而不受请……「诸比丘!于乘船时,听许取别众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〔指〕病时、施衣时、作衣时、行路时、

乘船时,即此所谓因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七 尔时,比丘于各地安居竟,比丘等欲见世尊而往王舍城来,诸居士见异域来之比丘,请以饮食。比丘等……畏惧而不受……「诸比丘!于大众会时,听许受别众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〔指〕病时……乘船时、大众会时,即此

所谓因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八 其时,摩竭陀国王斯尼耶频毘娑罗之亲人依邪命外道出家。时,邪命士至斯尼耶频毘娑罗王处,对王曰:「大王!我欲以食供养一切沙门。」「大德!汝若以佛陀为上首,比丘僧伽为第一,则汝当可作供食。」于是,邪命士遣使至诸比丘处曰:「诸比丘!明日受我请食。」比丘等曰:「别众食为世尊所禁。」畏慎而不受请。于是,邪命士至世尊处,与世尊相互敬礼,互相寒暄慰问之后立于一面。邪命士如是对世尊曰:「大德瞿昙为出家者,我亦出家者,出家者受出家者之施食实相应也。请大德瞿昙于明朝与比丘僧共受我供食。」世尊默然允诺,邪命士知世尊允诺而去。尔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沙门供食者听许别众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别众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〔指〕病时、施衣时、作衣时、行路时、

乘船时、大众会时、沙门施食时,即此所谓因缘也。」

九(一)「别众食」者,四人〔以上〕之比丘,受请〔共食〕五正食中之任一种时,此名为别众食。

「除因缘外」者,因缘除外。

「病时」者,足伤亦名〔病〕,〔视作〕「病时」而可食。

「施衣时」者,不举行迦缔那衣式时,是雨期后一个月;举行迦缔那衣式时,是五个月也,〔视作〕施衣时而可食。

「作衣时」者,作衣之时为「作衣时」而可食。

「行路时」者,「我当行半由旬」时可食。往行者可食,归返者亦可食。

「乘船时」者,「我当乘船」时可食,往上游者可食,往下游者亦可食。

「大众会时」(注25)者,二、三比丘行乞食得生存,若第四人来,不得生存,〔视作〕「大众会时」而可食。

「沙门施食时」者,任何其他沙门者供食,〔视作〕「沙门施食时」而可食也。

除因缘外,取食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,波逸提。

(二)于别众食有别众食想,除因缘外,食者波逸提。于别众食有疑想……于别众食有非别众食想……波逸提。于非别众食有别众食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别众食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别众食有非别众食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二、三比丘(注26)共食,行乞食时,集于一处而食、「常施食、筹符食、半月食、布萨食、月旦食」,除此五正食外之其他一切食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三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毘舍离大林重阁讲堂。其时,于毘舍离继续供施美食。时,一贫佣人思惟:「诸人至诚施食,功德不少!我亦施食。」于是,贫佣人至启罗婆帝迦处而作是言:「主人!我欲施食于以佛陀为上首之比丘僧伽,请付我工资。启罗婆帝迦亦有净信,于是付与超额(注27)工资。彼贫佣人即至世尊处,礼世尊而坐一面。一面坐已,白世尊曰:「大德!请世尊明朝与比丘僧共受我请食。」「贤者!大比丘众多,汝当知。」「世尊!虽大比丘众,我已备多量之枣,以枣汁充作饮料。」世尊默然而允诺。时,贫佣人知世尊已允诺,从座而起,礼敬世尊,右绕而去。

诸比丘闻:「明朝贫佣人,请佛陀为上首之比丘僧伽,将供以枣汁充作饮物。」彼等于食时仍行乞取食。诸人闻贫佣人供请以佛陀为上首之比丘僧伽,即为贫佣人持来多量硬软之食。贫佣人于过夜后,令办种种硬软美味之食。时至,令人报世尊:「世尊!时至,供食已办。」于是,世尊晨着下衣,持上衣与钵,往贫佣人住处。至已,与比丘僧坐于已设之座。如是,贫佣人于食堂供奉诸比丘,诸比丘作是言:「贤者!少与。贤者!少与。」「诸大德!尊师等勿以『此是贫佣人』而取少量,我备有多量之硬软食。诸大德!请取至满足。」「贤者!我等非为此理由而少取,我等于食时已先行乞取食,是故取少量也。」

其时,贫佣人讥嫌非难:「何以诸大德受我供请,而他处取食耶?以为我不能与至满足!」诸比丘闻其贫佣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比丘等受一处请而于他处取食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比丘等实受一处请而于他处取食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世尊呵责:「诸比丘!愚人!汝等何以……食耶?诸比丘!……诵此学处——

数数食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其时,一比丘病,另一比丘持乞得之食至病比丘处而言:「友!请用。」「止!我另有所期之食。」然乞得之食,至午后始持来该比丘处,〔因此〕彼比丘所期之食不得受用,乃以此事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病比丘数数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数数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指病时,即此所谓因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三 其时,诸人于施衣时,备妥衣食,拟先供食然后施衣而请诸比丘。比丘等因子数食为世尊所禁,畏慎而不受……〔参照波逸提三二• 三、四〕……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数数食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因缘者,指病时、施衣时、作衣时,即此所谓因

缘也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四 时,世尊晨着下衣,持上衣与钵,由具寿阿难随侍至一家,坐在已设之座。时,诸人捧食供奉世尊及具寿阿难,具寿阿难畏慎而不取。「取之,阿难!」「世尊!我有所期之食。」「阿难,净施之后可取食。」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净施后,数数取食。诸比丘!当如是净施:『我所期食〔施〕与某甲。』」

五(一)「数数食」者,受请五正食中之任何一食,除此之外,取食其他五正食中之一食,此名数数食。

「除因缘外」者,特别场合除外。

「病时」者,坐于一处不能充分取食,〔视作〕「病时」而可食。

「施衣时」者……「作衣时」者,……〔参照波逸提三二〕……。

除因缘「食」……〔参照波逸提三二〕……非数数食想者,不犯也。

(二)于因缘、净施之后食、二处三处受请而食于一处、顺次受请食、由全村请而于其村之一处食、由全集团之请而于其集团之一处食、受请而言「我取乞食之食」〔拒请〕、常施食、筹符食、半月食、布萨食、月旦食,除五种正食外之其他一切食者,不犯也。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四

一(一)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有伽若之母乃净信优婆夷,伽若嫁与村落之一男子。时,伽若因事归母家。其时,伽若之夫,遣使至伽若处曰:「伽若!归来!我盼汝归来!」然而,伽若之母优婆夷〔言:〕「如何空手而归耶?」遂作饼。作毕,一行乞比丘入伽若之母优婆夷家,伽若之母以饼与其比丘。该比丘转告其他比丘,〔彼亦来乞故,〕伽若之母亦以饼与彼。彼比丘去而复语他比丘,其亦以饼与彼,于是,所作之饼随之悉尽。伽若之夫再遣使至伽若处言:「伽若!归来!我盼汝归来!」再次,伽若之母优婆夷〔言:〕「如何……」……悉尽。三次,伽若之夫遣使至伽若处言:「伽若!归来,我盼汝归来!伽若倘不归来,我即迎娶他妇。」三次,伽若之母优婆夷〔言:〕「如何……」……悉尽。于是,伽若之夫即迎娶他妇,伽若闻悉彼 夫迎娶他妇,立而泣。

时,世尊晨着下衣,持上衣与钵,至伽若之母优婆夷住处,坐于已设之座。时,伽若之母行近世尊前,礼敬世尊而坐于一面。世尊对一面坐之伽若之母曰:「伽若何以泣耶?」时,伽若之母以此事白世尊。世尊为伽若之母优婆夷说法……令欢喜,起座而去。

(二)尔时,一商队由王舍城欲往跋谛耶罗伽,一乞食比丘向商队乞食。一优婆塞以麦饼予之。此比丘离去而告他比丘,〔彼比丘来〕其亦赠予麦饼,该比丘复又转告他比丘,其亦以麦饼相赠之,以致旅途备用之食粮悉尽,其优婆塞向诸人曰:「诸贤者!请稍等,因所备之食粮悉数赠予尊师等,我当另备食粮。」「贤者!我等不能等,因商队已出发。」言已即行。该优婆塞为备食粮而后出发,不幸遇劫贼出而被夺。诸人……非难:「何以沙门释子取而不知量耶?此人后行,不幸为劫贼所剥夺!」诸比丘闻此诸人之……非难。于是,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然,以十利故,我为比丘等制立学处,为摄僧、为众僧安乐……乃至……为敬重律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以饼或麨给予来家之比丘随意取用时,比丘欲取可取满二、三钵,若过此而取

者,波逸提。取二、三钵时,由其处持去应分与诸比丘,此为斯时之法也。」

二(一)a 「饼」者,为赠送而调理之物。

「麨」者,为食粮而备之物。

a '「来家之比丘」者,家是刹帝利家、婆罗门家、吠舍家、首陀罗家等四家也。来者,来此。

「随意取用」者,需要多少,即取多少之谓。

「欲」者,冀望。

「可取满二、三钵」者,即可以取满二、三钵。

「若过此而取」者,取二、三钵以上者,波逸提。持二、三钵而去者,见比丘必告曰:「彼处我已取二、三钵,于此勿再取之。」若见而不告者,突吉罗。若告之而取者,突吉罗。

「由其处持去应分与诸比丘」者,应持至分座堂分配之。

「此为斯时之法」者,在此时此是如法。

(二)于二、三钵以上有以上想而取者,波逸提。于二、三钵以上有疑想……于二、三钵以上有以下想而取者,波逸提。于二、三钵以下有以上想者,突吉罗。于以下有疑想,突吉罗。于以下有以下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取二、三钵,取二、三钵以下,非为赠送物、非为行路所备食粮而施与、为赠物或行路所备食粮之残余、于停止行路时而予、亲里者、谓恣意取者、为他人、依己之财者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五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一婆罗门请供食诸比丘。诸比丘足食已,复至亲里各家,或取食、或取钵食而归。其时婆罗门告近邻诸人曰:诸贤!比丘等由我而足食,我亦当使汝等足食。」彼等作如是言:「贤者!汝何以使我等足食耶?汝所请之彼等尚且来我等家,或取食、或受钵食而归。」其时,此婆罗门讥嫌非难:「何以诸大德于我家取食已,更于余处食耶?我岂不能充分供应耶?」诸比丘闻婆罗门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诸比丘足食已,更于余处食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比丘等实……食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何以彼愚人等足食已,更于余处食耶?诸比丘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足食已,复取嚼食、噉食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其时,诸比丘为病比丘等持来美味之钵食,病者不如所期而食,诸比丘以此舍弃。世尊闻喧声、大声、乌声,言具寿阿难曰:「阿难!其喧声、大声、乌声是何耶?」时,具寿阿难以此事白世尊。「阿难!诸比丘食病者之残食耶?」「世尊!不食。」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食病者及无病者之残食。诸比丘!应作如是残食法,当说:『我于此食皆不需〔残食与汝〕。』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足食已,复取非残食之嚼食或噉食者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 「足食已」(注28)者,知座、知食、近立、给配、知〔充分〕而停止。

a’ 「食」者,五正食中之一食,虽食草叶程度亦为食已。

「非残食」者,〔不作残食法〕而作不净食。不以手持食而作,不取少食而作,不在投石范围内作,未食竟者作,足食竟由坐而立者作,不言「此食皆不需」时,非病者之残食时,此名「非残食」。

「残食」(注29)者,〔作残食法〕而作清净食。以手持食而作,取〔少〕食而作,于投石范围内作,由食已者作,由足食不起座者作,言「此食皆不需」时,病者残食时,此名「残食」。

「嚼食」者,除五种噉食、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之外,其余名为硬食。

「噉食」者,五种软食:饭、粥、麨、鱼、肉。取食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,波逸提。

(二)于非残食有非残食想而食嚼食、噉食者,波逸提。于非残食有疑想……于非残食有残食想……波逸提。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之取食者,突吉罗。每食咽,突吉罗。于残食有非残食想者,突吉罗。于残食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残食有残食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令作残食法而食、言「当使作残食法之后而食」、为他人而持食去、病者之残食、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,有因缘而食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六

-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二比丘于拘萨罗国往舍卫城之街衢而行。甲比丘非法行,乙比丘言彼曰:「友!勿作如是之,此非净行。」甲比丘心生怨恨,彼等至舍卫城。其时,于舍卫城有一集团施众僧食,乙比丘足食已。怀恨之甲比丘至亲里家,持来钵食,至乙比丘处而作是言:「友!食之。」「友!丰盛也,我足食矣!」「友!味甚美,请食。」乙比丘为甲比丘所迫,而食其钵食。怀怨之甲比丘对乙比丘言:「友!汝实言我〔罪〕,而汝足食复受请而食非残食之软食。」「友!岂不应告耶?」「友!岂不应问耶?」于是,乙比丘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比丘以非残食之软食请已足食比丘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比丘!汝实以……请……比丘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为何以……请……比丘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将非残食之嚼食或噉食持来请已足食比丘,云:『比丘!嚼之!食

之!』知〔罪〕而欲使犯者,〔若其比丘〕食时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b' 「持来请」者,云随汝所欲而取之。

a 「已足食」者,……〔参照波逸提三五• 三(一)〕……此名非残食。「嚼食」者,……〔参照波逸提三五• 三(一)〕……肉。

a’ 「比丘」者,其他之比丘也。

b 「知而」 者,自知或他人告彼、或彼语。

「欲使犯」者,〔思:〕「由此我当非难之、使忆之、叱责之、举言之、使其困惑。」而持来者,突吉罗。依彼语取而嚼噉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,突吉罗。食已,波逸提。

(二)于足食有足食想,而以非残食之嚼食或瞰食持来请者,波逸提。于足食有疑想……突吉罗。于足食有非足食想……不犯也。欲令食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而持来者,突者罗。依彼语取而嚼噉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,突吉罗。于非足食有足食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足食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足食有非足食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令作残食法而与、令行残食法之后言:「请食!」而与、言:「为他人持去!」而与、与病者之残食、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、依因缘说:「请食!」而与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 提三七

- 尔时,佛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。其时,王舍城有山上祭,十七群比丘欲观山上祭而往之。诸人见十七群比丘来,令沐浴、令涂油、令食之后,给与硬食。十七群比丘持硬食归僧园,而语六群比丘:「友!取食硬食!」「友!汝等于何处得硬食耶?」十七群比丘以其事语六群比丘。「噫!友!汝等取非时食。」「然!友!」六群比丘讥嫌非难:「何以十七群比丘食非时食耶?」于是,六群比丘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「何以十七群比丘食非时食耶?」彼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。「诸比丘!汝等实食非时食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等何以取非时食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,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于非时食嚼食或噉食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非时」者,日中过后至〔翌日〕天明之谓。

「嚼食」者,……。「噉食」者,……肉。

「我欲食」而取者突吉罗。每咽食,波逸提。

(二)于非时有非时想而食嚼食、噉食者,波逸提。于非时有疑想而……于非时有时想而……波逸提。欲食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而取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者,突吉罗。于时有非时想者,突吉罗。于时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时有时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由因缘而食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八

-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阿难之师具寿毘拉陀施沙住阿兰若。彼行乞食,得干饭持归住园,晒干而蓄藏之,欲食时,以水浸之而食,〔不每日行乞,〕经久方入村行乞。诸比丘如是言具寿毘拉陀施沙:「友!汝何以经久方入村行乞耶?」其时,具寿毘拉陀施沙以此事语诸比丘。「友!汝何以食蓄藏之食物耶?」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毘拉陀施沙食蓄藏之食物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毘拉陀施沙!汝实……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毘拉陀施沙!汝何以食蓄藏之食物耶?毘拉陀施沙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食蓄藏之嚼食或瞰食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蓄藏」者,以今日所得留待明日食。

「嚼食」者,……「噉食」者,……肉。

「我欲食」而取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蓄藏有蓄藏想而食嚼食或噉食者,波逸提。于蓄藏有疑想……于蓄藏有非蓄藏想……波逸提。欲食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而取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者,突吉罗。于非蓄藏有蓄藏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蓄藏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蓄藏有非蓄藏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贮时药以于时中食、贮非时药以于非时中食、贮七日药以于七日中食、尽形寿药有因缘而食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三九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六群比丘为己要求(注30)美味之食而食。诸人……非难:「何以沙门释子……食美味之食耶?何人不喜善调理耶?何人不喜甘味耶?」诸比丘闻此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六群比丘……食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诸比丘!汝等实……食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何以汝等……食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如是者,美味之食也,即酥、生酥、油、蜜、砂糖、鱼、肉、乳、酪也。任何

比丘,若为己要求如是美味之食而食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其时,诸比丘有病。探病比丘询病比丘曰:「友!堪忍否?得过否?」「友!以前我等为己要求美味之食而食,由此而觉安乐。然,今依世尊所制,畏慎不能乞,是故我等不安乐。」……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听许病比丘为己要求美味之食而食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如是者,美味之食也,即酥、生酥、油、蜜、砂糖、鱼、肉、乳、酪也。任何

比丘,若无病而为己要求如是美味之食而食者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如是者,美味之食」者,「酥」者,牛酥或山羊酥或水牛酥等,其肉为净肉之酥。「生酥」者,此等物之生酥也。「油」者,胡麻油、芥子油、蜜油、篦麻油、兽油也。「蜜」者,蜂蜜也。「砂糖」者,由甘蔗制作。「鱼」者,行于水中者也。「肉」者,谓其为净肉之肉。「乳」者,牛乳,或山羊乳,或水牛乳等,其为净肉之乳也。「酪」者,此等之酪也。

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 「无病」者,于无美味之食亦安乐也。「病者」,于彼无美味之食即不安乐也。

a' 「如是美味之食」者,如以上美味之食。

无病者为己而要求者,每要求,突吉罗。想得后自食而取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,波逸提。

(二)于无病有无病想而为己乞讨美味之食者,波逸提。于无病有疑想……于无病有病想……波逸提。于病有无病想者,突吉罗。于病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病有病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病者、有病时乞求无病时食、食病者之残食、为亲里者、受请者、为他人、依己之财者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四○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毘舍离大林重阁讲堂。其时,一比丘为一切粪扫衣常(注31)者,住于墓处。由诸人所予者,彼不欲受。彼于墓处、树下及于门槛等处,自取祭祖先之供物而食。诸人……非难:「何以此比丘自取我等祭祖先之供物而食耶?此比丘是长老大坚身(注32)者而实以人肉为食。」诸比丘闻彼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比丘将不与之食持来口边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比丘!汝实将不与之食持来口边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将不与之食持来口边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将不与之食〔物〕持来口边者,波逸提。」
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
二 其时,诸比丘畏慎于〔自取用〕水及杨枝。……以此事白世尊。「诸比丘!听许自取用水及杨枝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若将不与之食物持来口边者,除水及杨枝外,波逸提。」

三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不与」者,言非应取受之物。「与」者,由手,或由器物,或以投掷而给予之物,于投石所及之范围内立者,或以手或以容器而受取者,此谓给与物。

「食物」者,除水及杨枝外,所有可咽食之物名为「食物」。

「除水杨枝外」者,水及杨枝除外,云「我将要食」而取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,波逸提。

(二)于不受有不受想而持不与之食物于口边者,除水及杨枝外,波逸提。于不受有疑想……于不受有受想……波逸提。于受有不受想者,突吉罗。于受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受有受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水及杨枝、于四种之大污物(33) 有因缘时、无因缘而行净法自取用之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——-第四食品——--

摄颂

施食别众数 饼足食有二

非时蓄藏乳 杨枝此十事

波逸提 四一

一(一)尔时,佛世尊在毘舍离大林重阁讲堂。其时,僧伽甚多嚼食。时,具寿阿难以此事白世尊。「然,阿难!对食残饭者与饼。」「世尊!如是!」具寿阿难得世尊之许诺,使食残饭者排列而坐,各与一饼;时,对一遍行外道女,予两饼而以为一饼。于旁之遍行外道女等,对彼女作是言:「彼沙门,汝之爱人也。」「彼沙门非我爱人,想予一饼而予二饼也。」二次……乃至……三次,具寿阿难予每人一饼。时,以为予遍行外道女一饼,其实予二饼。在旁之遍行外道女对其女作是言:「彼沙门……」「……予二饼也。」于是诤论爱人、非爱人。

(二)一邪命外道士亦来分食。一比丘予邪命士甚多沾酥之大团食。于是,邪命士持团食而归。另一邪命士对彼邪命士曰:「友!汝从何处得来之团食耶?」「友!从彼沙门瞿昙秃头居士之分食而得。」

优婆塞等闻该邪命士等之会话,彼等至世尊处,礼拜而于一面坐。坐已,彼等优婆塞白世尊曰:「世尊!外道等诽谤佛、法、僧,愿世尊告诸大德,勿予外道。」时,世尊为优婆塞等说法训诫……使之欢喜。于是,诸优婆塞由世尊之说法……欢喜,从座而起,礼敬世尊,右绕而去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「诸比丘!然,以十利故,我为诸比丘制立学处,为摄僧、为僧安乐……乃至……为令正法久住、为敬重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无论对裸形外道或遍行外道男或遍行外道女,若亲手给予嚼食或噉

食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裸形外道」者,遍行者出家而裸形之谓。「遍行外道男」者,除比丘及沙弥,为遍行而出家者。「遍行外道女」者,除比丘尼及沙弥尼,为遍行而出家者。

a 「若〔……〕给予」者,以身或由器物、或投与者,波逸提。

a’ 「嚼食」者,除五种噉食、杨枝、水外,其余名为硬食。

a2 「噉食」者,五种软食:饭、粥、麨、鱼、肉。

(二)于外道有外道想,亲手予嚼食或噉食者,波逸提。于外道有疑想……于外道有非外道想……波逸提。予水、杨枝者,突吉罗。于非外道有外道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外道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外道有非外道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使予不予、置而予、予(注34)外伤用药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四二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跋难陀释子对同学共住比丘曰:「来!友!我等入村乞食。』〔而〕不予彼比丘,云:「去!友!我等共语或坐,不悦乐。我一人语或坐为快。」而驱逐之。时,彼比丘已近食时仍不能行乞食,又归时亦不得食而绝食。于是,该比丘至比丘园,以此事语诸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跋难陀释子对该比丘言:『来!友!我等入村乞食。』〔同行〕而不予彼……而驱逐之耶?……乃至……「跋难陀!汝实对比丘……而驱逐之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对比丘……而驱逐之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对〔他〕比丘〔言:〕『来!友!入村或镇乞食。』〔而带出,将

〔施食〕予彼或不予而令离去之,言:『去!友!与汝语或坐,我不快,我唯

一人语或坐为快。』以是理由而作,非他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对比丘」者,对他比丘。

「来!友!入村或镇」者,村或镇、市亦只云村或镇。

「予彼」者,以粥、嚼食或噉食予之。「不予」者,不予任何物。

「令离去」者,欲与妇女游乐、欲秘密坐、欲行非法行,而如是云:「去!友!……一人……为快。」令离去者,突吉罗。令离去见处或闻处时,突吉罗。令离去已,波逸提。

「以是理由而作,非他」者,无其他何等理由令离去。

(二)于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而令离去者,波逸提。于受具戒者有疑想……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而令离去者,波逸提;出他之罪者,突吉罗。驱逐未受具戒者,突吉罗;出他之罪者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者,突吉罗。

(三)二人一处不能生存而令离去、或见高贵物可能起贪心而令离去、或见妇女彼当起不快而令离去、为病者或不在者或为守精舍人送粥或硬软食而令离去、非欲行非法行、因有事而令离去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四三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跋难陀释子至俗友家,与其妇同坐于寝室。尔时,其夫至具寿跋难陀释子前,问讯而坐一面。一面坐已,其夫即言其妻曰:「予尊师食。」于是,其妇予具寿跋难陀释子食,其夫言跋难陀释子曰:「大德!请去,因已给食。」时, 其妇知其夫心起欲念,而向具寿跋难陀释子作是言:「大德!请坐,请勿去。」再次,其夫……乃至……三次,言具寿跋难陀释子……已给食。」三次,其妇言具寿跋难陀……勿去。」时,其夫外出,向诸比丘瞋讥跋难陀曰:诸大德!尊者跋难陀与我妇共坐于寝室,我令去而不欲去,我等工作繁忙。」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跋难陀释子,进入食事中之家强坐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跋难陀!汝实进入食事中之家强坐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为何进入食事中之家强坐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进人食事中之家强坐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 「进入」者,侵入。

a’ 「食事(注35) 中之家」者,有女人与男子居,女人及男子皆未出去或皆不离欲念也。

「强坐」者,于大屋,离从门投石(注36)所及处〔更入内〕强坐者,波逸提。于小屋,过〔中央之〕横梁(注37)而坐者,波逸提。

(二)于寝室有寝室想而进入食事中之家强坐者,波逸提。于寝室有疑想……于寝室有非寝室想……波逸提。于非寝室有寝室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寝室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寝室有非寝室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于大屋从门投石所不及处而坐、于小屋不过〔中央之〕横梁而坐、有其他比丘时、〔男女〕两者已出去或者离欲念时、非寝室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四四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跋难陀释子至俗友家,与其妇共坐于秘密屏处。其时,彼夫讥嫌非难:「何以跋难陀尊者与我妇共坐于秘密屏处耶?」诸比丘闻彼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跋难陀释子与女人共坐于秘密屏处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跋难陀!汝实与女人共……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与女人共……耶?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,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……

任何比丘,与女人共坐于秘密屏处者,波逸提。」

二(一)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「女人」者,人女而非夜叉女、饿鬼女、畜生女,人女谓初生之女人,何况长大者。

「共」者,同一处。

a 「坐」者,比丘近坐或卧于女人之坐者,波逸提。女人近坐或卧于比丘之坐者,波逸提。两人共坐或两人共卧者,波逸提。

a’「秘密」者,有见秘密、闻秘密。见秘密者,目被遮掩,举眉抬头皆不得见。闻秘密者,常语之不得闻。

a2「屏处」者,以壁、或敷铺物、或围幕、或木、或柱、或袋等任何物遮覆之处。

(二)于女人有女人想而坐于秘密屏处者,波逸提。于女人有疑想……于女人有非女人想……波逸提。与夜叉女、或鬼女、或黄门、或畜生女之偶像共坐于秘密屏处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女人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女人有非女人想者,不犯也。

(三)任何有智之男子陪席者、立而不坐、非秘密可见处、无心而坐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波逸提 四五
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具寿跋难陀释子至俗友家,独与其妇秘密共坐。时,其夫……非难:「何以尊者跋难陀独与一女人秘密共坐耶?」诸比丘闻彼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「何以具寿跋难陀释子独与一女人秘密共坐耶?」……乃至……「跋难陀!汝实与一女人……坐耶?」「实然!世尊!」佛世尊呵责:「愚人!汝何以………坐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——

任何比丘,独与一女人秘密共坐者,波逸提。」

二 「任何」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
a'b 「独与一」者,一比丘与一女人。

「女人」者,人女而非夜叉女、饿鬼女、畜生女,有智而能知善语、恶语、粗语、非粗语者。

a 「秘密」者,……不得闻。

b 「共」者,同一处。

「坐」者,……〔参照波逸提四四.二。「于秘密屏处」换为「独于秘密」〕……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
返回顶部